欧盟为特朗普准备了两个方案,留给特朗普的时间不足一周!
特朗普在4月2日对所有的贸易伙伴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随后又给了90天的暂缓期。
在7月9日暂缓期到期之前,特朗普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关税以及将关税再次延长至8月底,其目的就是想与更多的国家达成关税协议。
在所有的贸易伙伴当中,日本以及欧盟被称之为特朗普最难啃的硬骨头,而如今看来,日本并不难啃,而最难啃的是欧盟。
日本的谈判虽然比较艰难,但是谈判方面还是非常积极的,是第一个与美国进行谈判的国家,也是与美国谈判次数最多的国家,光在第一个暂缓期内就日本就与美国进行了8次谈判,也就是日本与美国不是在谈判桌上就是在谈判的路上。
不过在第二轮关税以来,经过短时间的谈判之后,日本与美国就达成了多项关税协议,同时也将汽车关税以及除钢铝、铜之外的关税降至15%,在日本看来这样的结果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特朗普啃下日本这块硬骨头之后,欧盟与美国的谈判成了市场关注的对象。
欧盟并不像日本那样,在谈判方面很积极,特朗普曾经因为欧盟的态度要对欧盟加征50%的关税。
而如今欧盟也再次给特朗普出了一个难题,二选一!
一方面是达成关税协议,另一方面是达不成关税协议,欧盟进行反制措施,而且已经制定好相应的反制措施。
消息称欧盟将达成关税协议,白宫泼冷水!
在日本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之后,有市场消息称欧盟也将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欧美双方将免除部分产品的关税,包括飞机、烈酒和医疗器械。据他们理解,15%的美国最低关税将包含现有关税,因此欧盟认为该协议巩固了现状。这意味着,目前美国普遍征收的25%汽车关税也会降至15%。
但是这样一份消息被白宫多位官员泼了冷水!
白宫则声明表示,有关协议达成的报道为臆测,强调需特朗普宣布才作数。
此外,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均暗示,欧盟应效仿日本,以投资融资形式换取美方优惠关税--日本通过设立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基金(全部为新资本)获得15%优惠税率,该模式被美方视为欧盟协议的范本,特朗普还希望欧盟"完全"开放市场。
对于贝森特以及卢特尼克的表态来看,欧盟与美国当前达成关税协议恐怕并不容易。
当然,欧盟并不会坐以待毙,等着特朗普在8月1日关税生效,欧盟已经做好相应的反制措施。
如果达不成关税协议,欧盟准备反制,8月7日生效!
当前,欧盟已经通过930亿欧元反制商品清单,与此同时准备在谈判破裂后打击美国痛点!
2025年7月24日,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对总额930亿欧元(约109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反制关税的措施,该措施仅在与美国未能达成贸易协议时启用,若8月7日前未达成协议将正式生效。
此反制措施由两份清单合并而成:
1,210亿欧元部分针对美国钢铝关税,涉及农产品、家用电器、摩托车等商品,多数征收25%关税;
2,720亿欧元部分针对美国"对等"关税及汽车零部件关税,涵盖飞机及零件、汽车及零件等工业品和波本威士忌等农副产品。
当然目前欧盟仍以谈判为首要目标,双方有望将美国威胁的30%关税降至15%,但美国暂不打算下调50%的钢铝关税,最终决定还是需要特朗普拍板。
而距离特朗普宣布关税生效时间仅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了,也就是说在8月1日之前,需要特朗普与欧盟达成关税协议,如果无法达成,欧盟将进行反制。
而欧盟的反制来看,也将对美国相关行业产生较大的冲击。
如果出现美国对欧盟加征30%关税,而欧盟进行反制的局面,用中国的一句话来说,这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欧盟与美国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贸易来往,加征关税将会阻碍其贸易往来。
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4年欧盟与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额预计达到1.7万亿欧元(约2万亿美元),平均每天的交易额就在46亿欧元上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与欧盟货物贸易总额约9759亿美元,美国对欧盟货物贸易逆差为2356亿美元,较前一年增加12.9%。
与其美国对欧盟加征30%关税,而欧盟进行反制相比,欧盟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或将才是正确的选择。
特朗普关税影响显现,美国港口入境集装箱量连续两个月下滑!
2025年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已显现!
美国前十大港口入境集装箱量连续下滑:5月同比下降6.6%,6月同比下降7.9%,抵消了4月企业提前囤货带来的近10%增幅,导致二季度同比下降1.8%,这是2020年以来二季度首次负增长。
资深分析师John McCown认为,该下降由关税导致且非短期现象,2025年美国年度总进口量可能下降,集装箱运输量甚至可能减少25%,若如此,美国年度对外贸易额将减少5100亿美元(去年相关货物总价值为2.2万亿美元)。
从经济角度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旨在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减少贸易逆差,但却使美国港口集装箱进口量下滑,反映出其政策对美国进口贸易产生了负面冲击。
企业提前囤货后的进口量下降,意味着美国市场的商品供应可能受到影响,消费者面临商品选择减少、价格上涨的风险;对于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供应链稳定性被破坏,生产成本增加,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扩张计划。
从贸易关系角度,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关税措施易引发贸易伙伴的反制,破坏全球贸易的正常秩序,使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而美国进口量下降,也会对其贸易伙伴的出口造成冲击,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美国应重新审视其关税政策,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贸易问题,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