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栓系是指由脊髓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一系列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发现于新生儿和儿童。
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椎管的生长速度大于脊髓,
脊髓下端相对于椎管下端应逐渐升高,如果各种因素导致脊髓下端栓系,就会引起脊髓被牵拉,
从而引起大小便功能异常、下肢疼痛、感觉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一系列表现。
值得警惕的是,不少孩子在发病前病症不明显,从外观来看也没有什么异样,
所以平常无法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疾病。
遇到这种疾病,孩子还能恢复吗?
浙大儿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沈志鹏主任医师表示,
"只要一开始能够将受伤的神经功能尽可能的保留和挽救,
比如孩子送医及时,到医院时还有肌力,或者肢体还有反应等。
这种情况下,孩子后期基本上就能够恢复得较好,反之则预后不理想。"
"少数孩子即使肌力为0,但肢体还有感觉,
也可能取得不错的预后,这是儿童相比成人非常特殊的地方。"
沈志鹏表示,之前就有一个因为下腰导致无法动弹的孩子,
送来的时候肌力为0,但好在下身还有感觉,
经过3周的治疗后,肌力已恢复到了1级,最终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那么,在意外发生后,如何让受伤的神经不再受二次创伤?
沈志鹏表示,首先要应对得当,不可"帮倒忙"。
当孩子在做下腰等类似动作或者跌倒后,导致脊髓损伤无法动弹时,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贸然移动孩子。
由于脊髓的特殊性,非专业人员可能会在无意的情况下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悲剧发生,因此第一时间拨打120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