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最近就公开抱怨,说现在欧盟企业的稀土供应链已经卡壳了。商会会员企业有140多份出口许可证申请,结果获批的不到四分之一。很多企业眼看着货运延误,损失越来越大,只能提前抢着报批。有的公司甚至因为断供,已经准备停工了。
中国这边的态度非常坚决,稀土出口严格把控,没有任何松动。欧盟的汽车制造商、芯片企业、电子厂商一个个叫苦连天,谁也没想到中国这次真敢下狠手。以前欧方还指望着能谈判、能让步,现在发现中方根本不吃那一套。
这并不是欧盟第一次向中国"叫屈"。早在几个月前,欧盟商会主席就公开表示,中国的管制措施让欧洲制造商几天内就可能面临停产危机。如果问题解决不了,欧洲企业将付出巨大代价。
可中方的态度呢,一直没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出口管制措施是正常做法,符合国际惯例,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欧洲抱怨归抱怨,中国根本不理。美国这边想看中国让步,可结果却是欧盟受伤最重。
其实,早在今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中国立马反击,不但加税,还限制了七类中重稀土的出口。像钐、钆、铽、镝、镥、钪、钇这些高性能稀土,对欧洲的汽车、军工、电子产品至关重要。美国刚出手,中国就断了欧洲的"粮道",让欧盟措手不及。
有数据显示,欧盟几乎100%的稀土都靠中国进口。没有中国的供应,欧洲的新能源车、风力发电、航空航天、芯片制造统统要"停摆"。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实实在在的危机。连欧洲最引以为傲的工业体系,也敌不过中国的"稀土牌"。
这下,欧洲的高科技企业苦不堪言。汽车制造商因供应短缺被迫延迟交货,芯片厂商向中国申请豁免,有的公司甚至准备停工裁员。欧洲的媒体也开始呼吁,必须尽快解决稀土瓶颈,否则整个产业链都要"断裂"了。
正当欧盟焦头烂额时,日本也被美国拉下了水。特朗普希望日本能跟欧盟一起,对中印加征关税,理由还是那一套:你们从俄罗斯买石油,等于支持俄罗斯打仗。
可这次,日本的态度异常坚决。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直接表态,日本不会因为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加征关税。他认为,这样做对日本来说根本行不通。日本跟中国的经贸关系太深,尤其是稀土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断了中国的稀土,日本的制造业也得跟着"挨刀"。
更重要的是,日本自己也还在从俄罗斯进口能源。要是对中国加税,日本的能源和供应链都要出大问题。所以,日本一口回绝了美国的要求,公开"打脸"特朗普,选择站在现实利益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