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临终之际,孝庄特别叮嘱康熙:"关于我身后之事,请你务必铭记:我的祖先太宗文皇帝的棺木安放时间已久,此时不适合进行合葬。如果另外构建陵园,必将打扰百姓,这既不是合葬的意思,我心中系念着你们父子,不忍心远去,希望你能将我安葬于遵化,这样我便无憾了!"然而,孝庄皇后的遗愿给康熙皇帝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困扰,因为根据清朝的传统,孝庄文皇后应葬入昭陵,与太宗皇太极合葬。但康熙向来对祖母极为孝顺,对她的遗愿诚心恪守,这让他不得不在不同的选择中挣扎,最终,他只能选择在孝陵附近临时建造一个奉安殿,先将祖母的灵柩安置在这里。
至于孝庄皇后为何最终安葬在清东陵的大红门之外,而非皇陵内部,各种野史传言众多,流传着一些往事,部分说法甚至认为她因与多尔衮的联姻而逸失了爱新觉罗的家族荣光,因此未能被安葬于皇陵之内,让她世代守护门户。不过,经过历史研究,很多说法缺乏实证支持。实际上,孝庄皇后未被葬入陵区内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顺治帝的孝陵位于昌瑞山的主峰下,具备最高的尊位,作为顺治之母的孝庄若葬入陵区的任何位置,身份都会显得不符;二是在清代,墓葬的左侧被视为尊,所有的王公贵族都需遵循此礼,她作为顺治之母,若葬在大红门左侧,可以彰显出她的崇高地位。
综上所述,孝庄文皇后被安葬在大红门之外并非只是指认为门卫,而是体现了她应有的尊贵身份。在康熙皇帝在世的35年中,孝庄皇后的安葬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她才最终安息于昭西陵地宫,落下了历史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