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矿石挖出来之后,大多是多种元素共生的混合物,将其分离提纯至制造F-35战机、核潜艇等尖端武器所需的高纯度,技术门槛不是一般的高。而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全都掌握在中国手中。
美国战略金属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建厂的计划,必然绕不开从中国采购关键的技术和设备 。而中国的新规,"恰好"就堵上这道口子 :你想要通过巴基斯坦这个第三方来获取稀土?可以。但你用来提炼稀土的工具,都在我的出口管制清单上。没有我的点头,你从巴基斯坦挖出来的,最终只能是一堆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石头和泥巴。
从表面上看,中国这次的雷霆手段是对美国极限施压的直接回应。但深究其里,反而更像是一次敲山震虎的战略示警。其真正的防范对象,除了美国,还有那些企图在大国竞争中投机取巧的骑墙派。
比如巴基斯坦。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这一次撞南墙的教训不可谓深刻。试图引入美国势力来制衡中国,这种做法虽然看似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经济和战略上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反倒有可能会动摇中巴关系的根基,令巴基斯坦失去最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
在一个自身难保的美国,和一个深度合作的中国之间,在一顿饱和顿顿饱之间,到底应该如何作出选择?这中间的利弊权衡,对于巴基斯坦的政治双商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标志着如今的大国竞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争夺,而是技术、规则和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全面较量。中国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招,而是要主动出击,定义游戏规则。
"在这场世纪博弈中,我到底应该站在哪一边?"
对于那些直到现在还在摇摆不定的国家来说,留给它们想清楚这道问题的时间,已然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