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不仅是全民男神,更是拿过梅花奖的国家一级演员,如今他都72了,按理来说早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可是现在的他不仅推掉了所有的工作,甚至连病都不敢生,每天晚上都要拿绳子把自己和母亲的手捆在一起。
到底是什么事儿能让濮存昕把自己活成了24小时连轴转的专业护工?
01 濮存昕这一辈子有多难
濮存昕小时候家庭环境特别不好,他2岁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落下了左腿终生残疾,那一阵子,左邻右舍的孩子总追着他喊瘸子。
但小小的他骨子里却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心里也埋着一个当演员的梦。
16岁的濮存昕去黑龙江插队,那段时间白天扛着锄头下地干活,晚上裹着大厚棉袄研究剧本。
1986年,30岁的濮存昕得到了考北京人艺的资格,那时候考官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小儿麻痹,就差指着他的鼻子告诉他,你不适合当演员了。
最后还是导演焦菊隐指天发誓才保住了濮存昕,成功入选的濮存昕知道自己的机会来的不容易,每得到一个角色就死磕一个角色。
也正是因为他有这股子劲头,才成功的拿下了梅花奖。
事业刚起步的濮存昕在文艺汇演后台认识了宛萍,俩人算是一见钟情,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领证结婚了。
不过,那时候的濮存昕手里还没什么钱,俩人婚后的日子过得挺苦,但是好在老婆不嫌弃,他也知道努力,俩人还生了个女儿濮方。
濮方后来被送去美国留学,意外结识了滑雪教练韩金凯,然后这俩人就高高兴兴的谈上了恋爱,外界所有人都不能理解大演员的女儿为什么要嫁个穷小伙?
结果濮存昕什么都没问,就看中了韩金凯对自己女儿好,俩人结婚的时候,他给了50万陪嫁,还送了个灭火器,把自己这辈子结婚得到的经验都传给了小两口。
其实濮存昕能够一路走到这儿,主要还是因为娶了个好媳妇,就像李雪健,他早年在工厂当车床工,下班就去话剧队练习。
娶了老婆之后,俩人也是踏踏实实过日子,后来李雪健得了鼻咽癌,化疗的时候喉咙溃烂到连话都说不出来,被病痛折磨的都想死。
那时候是媳妇儿支持他鼓励他往下撑的,否则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李雪健,更没有他给我们带来的那些优秀作品。
其实这些老戏骨从来都不拿着明星光环来说事儿,他们能一路走到现在,一方面是靠着自己对演员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活的踏实又靠谱。
02濮存昕为什么不敢老?
按理来说,濮存昕现在日子过得应该挺滋润,这辈子和妻子恩爱异常,女儿和女婿也特别省心,但为什么外界一直在说他现在每天活的像是踩在钢丝上?
这事还得从1996年开始讲起,那时候濮存昕在外地拍话剧,自家老婆哭着打电话说弟弟没了。
他急着忙慌赶回去的时候,弟弟已经因为肺癌去世,爸爸妈妈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哭得几次才能晕死过去。
10年之后,一直没能走出丧子之痛的父亲去世。
整个家里只剩下濮存昕的母亲一个人,偏偏这时候母亲还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严重的时候甚至认不出来濮存昕是谁。
那时候濮存昕刚刚借着《茶馆》拿了奖,甚至还当上了北京人艺的副院长,事业正是往上冲的时候。
可是家里还有一个需要照顾的老母亲,于是濮存昕二话不说放弃了事业,辞掉了工作,推掉了所有外地拍戏的邀约,回到家亲自照顾母亲。
这些年来,濮存昕在母亲的大床旁边支了一张小小的单人床,他每天晚上都会把自己的手和母亲的手用一根绳子绑在一起,一旦母亲那边有风吹草动,他就能第一时间起来照顾。
他经常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甚至给母亲擦脸喂饭的时候,都因为太过疲劳晕倒过。
现在的濮存昕已经72岁了,他并没有离开自己喜欢的演艺事业,时不时的还会排话剧,但是他工作的时候是一定要带着母亲的。
他自己不敢生病,也不敢老是因为他要是老了的话,母亲就没有依靠了。
虽然自己的女儿和女婿都非常孝顺,但是年轻人,毕竟有年轻人的日子要过,而赡养母亲,是他这个做儿子的责任。
娱乐圈里的这种孝子孝女还有很多,就说张惠妹,她可是华语乐坛出了名的唱跳女王。
这些年来,别管张惠妹是胖是瘦,她只要开演唱会,绝对场场爆满,但今年南昌演唱会结束之后,张惠妹就好像突然消失在大众眼前了一样。
有好奇的粉丝查了一下才知道,她的母亲在2018年的时候患上了大肠恶性肿瘤,这些年一直受着病痛折磨。
之前张惠妹总想着多赚点钱给母亲找最好的医院去治病,但是现在眼看着母亲化疗之后,身体越来越差,她也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虽然张惠妹不是无限期停工,但是她现在的确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在母亲身边,这不只是为了让母亲得到更好的陪伴和照顾,也是为了让她以后再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不后悔。
对于普通人来说,能主动放弃事业,照顾病重家人,是一种负累,也是一种挑战。
就像网红徐姥姥的孙子,他放弃了自己前途大好的事业选择回乡照顾自家的姥姥和姥爷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能成为很成功的自媒体博主。
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辞职了,娱乐圈这种放下事业,照顾家人的明星心里也清楚,他们这种行为很有可能会失去很多重要的曝光度,甚至是商业价值。
可是他们并没有留恋那些功名利禄,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放下那些从来都不是牺牲什么,而是自己年幼的时候被家人照顾着,现在家人年老了,他们也要回馈相应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