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已晚!美国发现歼36竟是歼轰一体机

2025-11-26 09:19  头条

最近流传出的正面照片,让美国军事专家得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我们可能全都想错了。美国《战区》网站分析指出,歼-36采用非常罕见的横向并列双座布局,这与绝大多数双座战斗机形成鲜明对比。

歼-36的正面照曝光,让外界第一次能清晰观察这款神秘战机的细节设计。通过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机背进气口和并排双座舱。宽阔的气泡式座舱内,两名飞行员并排而坐,这种布局在现代战斗机上极为罕见。

绝大多数双座战斗机,如歼-16、歼-20S,都采用纵向串联双座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少飞行阻力。与照中人员对比,可见歼-36的机体介于重型战机与战术轰炸机之间。它的三引擎设计提供了充沛动力,使其无需担忧并列双座带来的飞行阻力问题。

美军专家发现,歼-36根本就不是一架纯粹的战斗机,而是一架歼轰一体机。并列双座布局通常出现在体型较大的轰炸机上,如轰-6K、轰-6N,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占用空间小,且两名飞行员可以共享同一套仪表设备,交流协作更便利。

美军F-111、俄军苏-34等战斗轰炸机也采用类似设计。歼-36的发展方向是"高速飞行、一击即走"的战场角色。它宽大的机背进气道和机腹梯形进气道,类似于美国F-22隐形战斗机的加莱特进气道,同样突出超音速飞行性能。

歼-36采用的三发设计在全球现役机型中罕见,这种排列提供了更高的推力冗余,确保在复杂条件下可靠运行。

从公开照片可以看到它呈"花瓣"状结构并向后延伸,发动机尾喷口则在该结构顶部的排气槽内。这种设计显然是为了控制雷达和红外特征而采取的隐形设计。

专家分析显示,这种动力设计允许飞机在2马赫以上速度巡航,航程超过3000公里,从内地基地起飞即可覆盖第二岛链核心区域。

相比歼-20的双引擎设置,歼-36的三台发动机可提供充足电力供应,集成大型雷达、光电传感器,增强远程探测能力。

歼-36在侧边设有两个较小的弹舱,相信是挂载对空导弹或小型导引空对地武器,让机腹中央的弹舱有更大空间挂载大型的防区外空对地武器。

体型较小的歼-35A存在火力不足的隐忧,而三发的歼-36则成为一款火力空前强大的隐身战机,依靠高速、高隐身,对空、对地、对海执行饱和攻击。

歼-20是一款空优战斗机,主要任务是突击空战,为了确保隐身性,采用内置弹舱,只能容纳6枚导弹。而歼-36的大型内置弹舱则使其具备轰炸机般的打击能力。

歼-36的作战半径达到3000公里,无需空中加油就能从内地起飞,直达关岛上空执行任务。这比轰-6系列的航程远得多,后者依赖外部支援。这意味着歼-36可以直接威胁第二岛链的核心。

美国原以为关岛安全,但歼-36的高速突防能力让这一幻想破灭。其电子战吊舱能压制预警雷达,结合数据链与卫星联动,实现实时情报共享。这比F-22的孤立作战先进,强调网络中心战。

一旦美国的预警机被打掉,整个空战网络就瘫痪了。那些F-35瞬间就变成了"睁眼瞎",不知道该往哪儿飞,往哪儿打。加油机要是没了,这些出了名"腿短"的战斗机,还没飞到地方,就得急着找地方降落。

歼-36的横空出世,不仅仅是一种新装备的诞生,更代表着中国空军从"遵守规则"的参与者,转变为"制定规则"的引领者。它的出现,让美国在亚太地区经营数十年的岛链战略,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

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完成测试,当攻击-11隐身无人机部署西藏高原,当歼-36呼啸着掠过成都上空,西太平洋的天空正在被重新绘制。那些试图用岛链锁住中国的计划,正一步步被瓦解,化作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