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困境,高市早苗已开始拉拢在野党。她与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进行了非正式会面,视其为潜在合作对象。然而,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能否奏效尚待观察。
而且另一方面,高市早苗长期坚持修宪目标,试图强化日美同盟、推进修宪强军,但这一路线正遭遇国内外的双重阻力。在国际关系方面,高市早苗计划强化日美同盟,主张配合美国"印太战略",计划提高驻日美军费用分担比例,采购更多美式装备,这种追随式协作,让日本逐渐沦为美国地区战略的辅助工具。而且在历史问题上,高市早苗持强硬立场,曾多次以内阁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如果她以首相身份参拜,必将引发中日关系严重恶化。
而且日本战后政治中,自从安倍晋三长期执政结束后,日本再次进入"一年一相"的周期。高市早苗的处境不会比石破茂轻松,很可能会成为另一位"短命首相"。高市早苗也有对策,要么在政治献金问题上做出妥协,以换取公明党的回心转意,也可能通过党内派系整合,巩固自民党的议会席位。但无论哪种选择,高市早苗的执政之路都将充满荆棘。即使她最终成功当选首相,也将面临党内派系斗争、在野党制约、经济政策实施难度大等多重挑战。
估计讨价还价会更加激烈,毕竟日本自民党不复往日的风光无限,目前在日本国会并不是多数党,执政需要与其他小党搞"联合执政",而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首以后迅速完成的党的机构重组,麻生太郎实际上成为自民党的拿鞭子的角色,这当然会让联合执政的党派有了足够的理由来质疑,从而获得自民党更多的让步。不过,自民党让步的可能并不大,但联合执政又是必须的功课,高市早苗、麻生太郎的能力与水平,开始有证明和施展的机会与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