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让很多想要采购美国大豆的买家望而却步。
当然了,以上的内容只是表面的东西,更深层的原因是粮食安全。大豆不仅油料,更是战略物资。如,大豆榨油后的豆粕是养殖业的核心饲料,关乎到一个国家肉蛋奶的供应安全。
随着中国大豆自给计划加速,近些年中国不断推动大豆增产、拓展进口多元化、减少单一国家依赖等,美国大豆早已不复当年,中国大豆早已今非昔比。同时,美国大豆本身就处于两难境地,由于政策的摇摆不定,导致种植计划混乱不堪,部分农户转向种植玉米和小麦,但是收益难以弥补损失。
短期来看,美国急需开拓印度、东南亚等市场,但是这些地区需求规模远不及中国。长期而言,若中美关系未能得到实质改善,若不在价格上做出调整,美国大豆将面临结构上滞销和长期被边缘化风险。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大豆的博弈与采购的转移,再次凸显了粮食自主供应链的重要,只有手握主动权,才能在国际贸易中稳立不败之地。所以,粮食安全必须建立在多元与自主的供应体系之上,这也是全球化退潮时期里,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
归根结底,一粒大豆的供求,背后是国际贸易的暗流涌动,也是大国博弈的围观缩影。特朗普的这场大豆急救行动,不仅是市场行为,更是选票权衡,至于能否成功尚不可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一座孤独之岛,只有合作共赢才是长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