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大豆对中国市场如此依赖?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的消耗量超过一亿吨,其中有八成大豆依赖于进口。而美国是世界第二的大豆生产国,长期以来都将中国当成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然而,随着特朗普二次上台后,贸易、关税和科技战等手段层出不穷,导致中美贸易接连受挫。于是中国抛弃美国大豆,将目光转向了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并不断加大采购力度,美国大豆自然而然受到挤压,在价格与供应链的灵活性上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与美国农业部数据,近五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分别为:2020年2589万吨;2021年3231万吨;2022年2954万吨;2023年2500万吨;2024年3500万吨;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五年的数量并非线性增长或下降,虽然原因不尽相同,有中美贸易协议,市场供求关系,南美气候等问题,但是数据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核心结论,就是中国已经从被动买家转变成为拥有主导权的战略采购方,在大豆进口上拥有绝对的选择权。
当美国大豆不再是不可替代,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竞争的优势,博弈的筹码。因此特朗普对美国大豆的急救行动,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面临三重挑战。
首先,全球市场格局悄然发生改变,大家想要的是多元,而不是单边。巴西凭借更低的成本和更稳定的供应,注定会成为中国首选大豆的来源国与出口国。
其次,美国大豆深受运输和关税因素影响,其竞争力略显薄弱,比南美大豆的价格偏高,美国加关税就是典型的抱起石头砸自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