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评论文中,他表示,随着中美两国争夺全球主导地位,在非洲、东南亚、拉美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现"自己正处于十字路口"。面对中美投资,全球南方国家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他们的领导人正在做出战略选择,中国以快速行动为导向的做法正日益引发共鸣。
希尔曼写道,许多全球南方国家的政府都迫切希望实现国内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但前来投资的美国公司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热衷于提出严格的劳工和环境协议,这些与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和优先事项相冲突,印尼官员曾多次对此提出过批评。
去年11月,印尼政府再次拒绝美国苹果公司用新增1亿美元投资换取禁售令撤销的提议。其中一条理由便是,印尼政府认为,苹果新的投资提议没有充分增加价值或国家收入,也没有达到创造就业机会的预期。
反观中国,希尔曼指出,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展现出高度的务实性与灵活性,并且始终以行动作为导向,倾向于快速收获实际成效与切实利益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会被吸引。
他还表示,中国快速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交付虽然有时并不完美,但却实际解决了当地面临的紧迫挑战,并给人们留下了"真正合作伙伴"的印象。在全球南方国家眼中,中国投资更受青睐也由此成为了一种更广泛的趋势,西方阵营则越来越难以追上中国的步伐。
在希尔曼看来,随着特朗普正式就职美国总统,其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在无意间还加速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崛起,将促使中国在全球南方治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他表示,特朗普2.0时代仍然优先考虑关税政策、主张保护主义,并且热衷于退出多边协议,这将创造许多"真空地带",而中国正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填补这些空白之处,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此外,特朗普政府近来对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的关停封杀,和他一贯对世界银行(WB)等发展机构的质疑、反对态度,也已经基本打破了发展中经济体对美国利用金融工具支持其投资的希望。
希尔曼认为,由此产生的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是严峻的,"这将强化中国是一个更可靠的合作伙伴的观点,尤其是在东南亚等地区,因为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在那里曾一度备受推崇。"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美国能否在为时已晚之前调整其策略。"希尔曼指出,美国若想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进行关键的方向修正,"否则,中国灵活却务实的投资战略将继续赢得全球南方国家的忠诚,而美国则日益被边缘化。"
希尔曼表示,在美国和西方盟国还在考虑下一步行动时,中国已经站上舞台,塑造发展中经济体的未来。
"美国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仅难以维持影响力,而且将难以富有成效地参与到未来的关键市场。在这场争夺全球影响力的战斗中,中国可能已经赢得了胜利。"他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