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涨势由何驱动?三大因素筑牢金价上涨基础(3)

2025-09-25 16:36  经济观察报

华安基金指出,近年来各国央行通过增持黄金、减持美元资产来分散外汇储备,黄金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而全球央行持有的美元资产占比从2000年的72%下降到2025年的57%。

9月7日,中国央行公布的最新官方储备资产情况显示,8月末,央行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6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66吨,仍处于显著高位水平。此前,2022年至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000吨。该协会6月发布的《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高达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将增加。

涨势仍未结束?

今年以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累计大涨约1050美元/盎司,年内涨幅高达40%,领跑全球大类资产。然而,国内外多家机构普遍认为,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上涨趋势仍未结束。

基于以美元为主的信用货币体系信用的减弱,全球格局重塑下博弈加剧与局势的不稳定性,以及以美联储为代表的降息周期延续与债务货币化等因素,南华期货贵金属新能源研究组负责人夏莹莹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从中长期维度看,黄金上涨趋势仍未结束。伦敦现货黄金在突破3500美元/盎司关口后,年内下一价格目标有望上抬至3800美元/盎司关口。

整体来看,黄金在债务周期尾部作为"锚定资产"和"系统性避险工具"的重要性正重新凸显。李明玉分析认为,中长期来看,预计特朗普在获得贸易关税权力、国会财政权力之后,其政策或将延伸至货币领域,推动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届时美联储配合降息甚至重启QE的可能性不容忽视。美国持续财政扩张与不断攀升的巨债正侵蚀美元信用,加速"去美元化"进程,从而对金价构成长期支撑。此外,全球央行购金需求预计延续,也将推动金价中枢稳步上移。

银河证券最新研报同样认同黄金在中长期维度上的配置价值。疲软经济数据强化了美联储降息预期,利率下行有利于提振黄金表现;同时美元走弱与美国赤字扩大引发的货币贬值担忧,也在助推资金转向黄金。此外,全球央行尤其新兴市场持续增持黄金,为金价带来稳定而结构性的买盘支撑。

在美联储降息、各国央行购金以及避险需求走强等多因素的背景下,国外多家机构也上调了后续对黄金的目标价。高盛在最新报告中设定了2026年中4000美元/盎司的基线预测,在极端风险情景下甚至看高至4500-5000美元;瑞银重申2026年6月金价达到3700美元的预测,并指出地缘经济恶化可能推动金价站上4000美元;摩根士丹利则将2025年四季度目标价设定为3800美元/盎司,强调金价与美元指数负相关仍是关键定价逻辑。

基于对黄金走势中长期看好,多位受访人士表示,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其与其他大类资产的相关性较低,因此在资产配置中重要性较高。因此,建议投资者将黄金作为资产组合中的基本配置,同时可以采取逢回调加仓或者是定投黄金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