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印度政府迅速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称其"支持跨境恐怖主义"。4月23日,印度宣布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停止河水共享的合作,直到巴基斯坦"可信且不可撤销地"放弃对跨境恐怖主义的支持。然而,2025年4月27日,印度在未做事先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就在杰赫勒姆河上游开闸泄洪,而杰赫勒姆河至穆札法拉巴德接纳吉申根加河,后转向南进入巴基斯坦,这样一来巴基斯坦会出现大片洪泛区,约2000万人受到洪水威胁。
印度如此关闭水闸又开闸放水为哪般?
我认为,是因为印度自己没有足够的库容量去容纳它关闸后暴涨的水量,如果不放水它自己先变成泽国。
印度先前的断水做法引发了巴基斯坦的强烈的反制措施,包括关闭领空、暂停双边贸易、驱逐印度外交官,并计划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试图以国际法施压印度。巴基斯坦警告说,如果印度切断河流水源,将被视为战争行为,并将作出回应。这也是印度开闸的重要原因。
印巴争端的这一个回合,印方在没有充分调查,缺少证据的情况下就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分子的行为,有升级国际局势借机转移国内矛盾的嫌疑。尤其是采用断水的做法相威胁,把水源作为武器实在太恶劣,要知道此举如果长期化很可能使巴基斯坦粮食绝收,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当然,印度断水又放水,说明印度这次的断水举动只是一种临时的威胁手段。不过给巴基斯坦和国际社会提了个醒,即便不长期断水,这种没有预告的时断时放也会给下游的巴基斯坦造成灾难和难以忍受的心理压力。印度是否会持续这样的操作,还有待观察。
有分析认为,印度政府多次毫无根据地指责中国利用上游水源控制印度河流的流量,说明它自己想这样做,所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印巴关系长期紧张,历史上曾有三次大型的争端导致爆发战争,分别是1947年、1965年和1971年。总体讲巴基斯坦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1971年那次导致巴基斯坦分裂,孟加拉国独立。此后的1999年、2013年和2016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又发生过三次冲突。克什米尔地区的民族矛盾和这个地区的恐怖主义势力是引发两国冲突的主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