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人调侃,半边身都快入土的人了,还想找老伴,丢不丢人啊。
子女也不懂,明明都儿孙满堂了,为什么还心心念念的找另一半;
其实,这真的不是她们有俗念,不是"不正经",这是因为这三点。
一、子女再好,也不如枕边人
子女大了,也意味着他们都得成家立业,回家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再孝顺的子女,也得专注于自己的小家,不可能事事都能陪伴老人;
老人也明白,不会轻易的打扰子女,病了自己看医生,闷了发呆看天空。
我们很难理解,伴侣中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那种空虚感是多么的强烈。
并不是因为还有年轻的激情,而是有些心理上的需求,除了枕边人没人能给。
子女给的钱再多,可一日三餐就那些,填补了内心的空乏;
子女陪伴的时间再多,可心里的感受,两代人之间是无法共鸣的。
哪怕是找个老伴搭伙过日子,起码她还能倾诉两句。
二、子女再好,也成为不了你生活的搭手
年龄大了,身体的机能就会逐渐出现问题,时不时就会不舒服;
子女没法长期陪你左右,你不愿意麻烦他们,更舍不得花钱请保姆;
有个生病时能给你递杯热水、灯泡坏时能装上的人,更能让你心安。
有些女性虽然在经济上没有问题,但仍然渴望有人可以依赖;
邻居家李阿姨是个退休教师,经济上有退休金没有问题,可她膝盖手术需要康复;
子女也有自己的工作,没法长时间陪她,她在中医理疗馆认识了中医师傅老张;
两人结伴后,老张不仅仅在她康复期间帮忙很多,生活中也经常买菜做饭。
两个老年人,在抛掉繁重的工作后,活得像年轻夫妻一般滋润。
三、老年人也得"被需要","被爱慕"
一位女人,她有很多角色,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
当子女大了,她好像只剩下唠叨,却再也帮不上忙了;
当她的父母不在了,她女儿的角色也被剥夺了。
60岁也好,70岁也罢,她都有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她想被需要,被爱慕。
她一生被定义得太多了,老了后仍然想要恢复双人的生活。
不要总觉得老年人就是孤独的,就是悲凉的,打破这种可怕的自我暗示。
被需要,被爱慕,这是每个老年人的正常需求,也是每位老年人的权利。
结语:
六十岁之后还想结婚的女性,不是不知羞耻,更不是"发花痴";
她们一生奉献给子女,奉献给家庭,她们又不欠谁的;
只是想让剩下的日子过得更安心一点,过得更舒心一点而已。
就算老了,也有重新开始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