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专项整治、三令五申之下,仍有人敢把手伸向孩子的"饭碗"?关键在于制度的漏洞与监督的缺失。在汾西二中事件里,学校长期收取学生固定金额现金餐费,再由食堂负责人转入监管账户,学生消费情况与餐费无关,资金管理缺乏透明与监督,给了不法分子暗箱操作的机会。食堂运营的关键岗位被校长的亲属和前同事占据,"近亲繁殖"使得监管形同虚设,利益输送轻而易举。
校园餐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线",容不得任何侵占与挪用。要彻底斩断伸向校园餐费的黑手,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首先,要完善制度设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规范经费使用范围与审批流程,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清晰、可追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全省统一的校园餐信息化监管平台,以大数据分析实现动态监督管理。其次,要严格落实利益回避制度,对校长、后勤负责人等关键岗位实行轮岗交流,防止利益集团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贪腐行为,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还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加强廉洁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校园应是净土。期待各地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全面排查校园餐管理问题,完善监管机制,让校园餐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支撑,守护好下一代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