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个好消息在教师圈里广为传播。
最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在接受《人民教育》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
2025年,教龄津贴将迎来大幅调整,涨幅至少达到8倍!
说实话,对于教龄津贴,老师们已经吐槽多时了,起码吐槽有30年了!
什么是教龄津贴?
教龄津贴也叫教龄补贴,根据教师工作的年限,每个月补助一部分钱。
由于我国教师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类人员,教龄津贴不像单位工龄补贴那样由企业自主确定,教龄补贴由国家规定。
目前我国教师的教龄津贴政策还是1985年制定的,距今差不多40年了,发放标准实在不敢恭维,有3元、5元、7元、10元等四个标准。比如:
工作满5年不满10年的,每月发3元;
满10年不满15年的,每月发5元;
满15年不满20年,每月发7元;
20年及以上的教龄,每月发10元。
比如某教师工龄满20年以上,每月可以增加工资10元。
很多人说,教龄津贴从1985年至2025年,40年如一日标准不变,发区区几块钱,还不如不发,不但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还增加了老师满肚子的牢骚。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省市近年来尝试提高教龄津贴,比如河南规定教龄每增加一年,津贴增加10元(最高200元/月)。
但全国范围内仍缺乏统一标准,教师群体对津贴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今终于要兑现了,教龄津贴要涨8倍!
按现行标准计算:
原本最高10元,涨8倍就是80元/月;
如果按最低3元计算,涨8倍是24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