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从育儿补贴到免费学前教育 生育支持迎来真金白银时代(2)

2025-08-06 15:57  头条

整体上,短期家庭在学前教育上的支出减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刺激家庭消费。中期而言,随着更多孩子能够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教育公平性得到提升,整体人口素质的基础得到夯实,为未来劳动力市场输送更优质的人才,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战略布局之下,政策显著重构家庭育儿成本结构,尤其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使得养育孩子,从家庭承担转向国家托底。

1、育儿补贴的边际减负效应。对于县域等低线市场家庭,3600元补贴可覆盖全年纸尿裤支出或奶粉支出的30% ,显著提升了这部分家庭的消费能力,降低了育儿的经济压力。从宏观层面看,全国范围内育儿补贴的发放,使得家庭在0-3岁婴幼儿养育阶段的负担减轻,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孩子成长初期的各项开支。

2、学前免费的复合减负。直接减免方面,众多家庭实实在在减少了保教费支出,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下降,经济压力得到极大缓解。间接释放消费上,全国省下的学前教育费用预计能释放千亿级家庭消费潜力,资金将流向母婴、娱乐等非教育领域,进一步促进家庭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消费市场的繁荣。

当然,无论是月儿补贴还是学前逐步免费,政策还是有局限性。虽然两项政策极大减轻了家庭育儿负担,但住房、托育等隐性成本依然较高,例如多孩家庭面临住房空间不足、托育服务难寻且费用高昂等问题,需要后续政策如多孩家庭购房指标优化、托育服务补贴等跟进。免费学前教育虽减免了保教费,但不包含伙食费,且部分民办园可能通过 特色资质等方式维持溢价,必须强化价格监管,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