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又“赢”了?特朗普再次打出“胜利”牌

2025-10-27 13:44  头条

美澳突然抛出的85亿美元大单,特朗普对美澳这份稀土协议特别得意,还放话"大约1年后,我们的关键矿物和稀土会多到不知道咋处理"。

10月20日,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签署合作协议,目标直指全产业链稀土布局。从采矿、分离、精炼到稀土永磁体制造,样样不落,摆明了要打破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的支配地位。

这波联手来势汹汹,确实值得高度警惕,但要说能轻易撼动中国的地位,恐怕没那么简单。

美国挑中澳大利亚联手,绝非偶然,而是盯上了它的两大核心优势。

澳大利亚稀土储量排全球第四,更关键的是,它的莱纳斯公司是中国以外唯一能批量生产重稀土的企业。

重稀土堪称"稀土中的黄金",是军工、航天、芯片等关键领域的刚需品,恰恰是美国眼下最紧缺的资源。更狠的是,协议里藏着针对中国的"杀手锏"。

最低价格条款。过去中国常通过调节出口量压低价格,让竞争对手难以为继,可这一条款直接保障了西方矿业的利润空间,等于给我们的传统策略套上了"紧箍咒"。

美澳还打算拉更多资源国入伙建分工体系,想从供应链根源上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面对围堵,中国的稀土牌还能不能打?答案是肯定的,但打法得升级。

短期内,中国的技术和全产业链优势还是没人能比,从采矿到深加工的成熟体系,不是美澳靠一笔投资就能快速复制的。

但长期来看,全球稀土市场确实可能从中国单极支配转向多元分散,一些小型供应链或许会陆续出现。这时候,中国的破局关键就在"技术领先"四个字上。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人形机器人这些前沿产业,对稀土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只要我们能持续推动稀土技术迭代。

在最高端、最前沿的产品上牢牢占据主导,让其他国家离不开中国的高端稀土产品,就能把主动权攥在手里。

更让美澳头疼的是,中国手里握着一张他们很难复制的"王牌"。

庞大的内需市场。中国不只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更是最大的消费国,本土制造业对稀土的强劲需求,构成了行业发展的坚实支柱。

这种需求不仅能稳定行业利润,更能反哺技术创新,形成"需求促创新、创新稳优势"的良性循环。

反观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让它的稀土需求连年萎缩,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12到2023年,其稀土消费量从1.5万吨腰斩至8800吨。

没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托底,美澳的稀土项目就算建起来,长期运营也难以为继,总不能一直靠政府财政"输血"吧?

美澳的联手确实给中国稀土产业敲响了警钟,但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身的核心优势。

全产业链基础、持续的技术迭代能力,再加上庞大的内需市场,这三大支柱构成的综合优势,不是短期资本投入就能瓦解的。

美澳想撬中国稀土"饭碗",恐怕得先解决自己的需求短板和产业链断层问题。对中国来说,与其担心被围堵,不如沉下心搞技术突破、巩固内需根基。

只要把高端领域的话语权抓牢,把全产业链的韧性做足,就算全球市场格局生变,中国的稀土牌依然能打得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