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庆自驾10小时只为一块鸡排"的词条冲上热搜,一场关于美食、流量与初心的讨论在喧嚣的假期中被点燃。浙江台州一位游客用一场艰辛的奔赴,印证了江西景德镇摊贩李俊永--"鸡排哥"的非凡魅力。这场跨越省份的美食之旅,背后是高速堵车下的疲惫与执着,更是对一种近乎偏执的手作精神的集体致敬。
故事始于9月30日中午12点,这位游客带着妻儿从杭州出发,原计划五六小时的车程,在国庆高速的拥堵中被拉伸至整整十小时。深夜抵达,疲惫刻在脸上,但当香酥的鸡排入口那一刻,他所有的辛劳化为一句"很值"的赞叹。次日,当一家人赶到"鸡排哥"摊位前,现实的火热超乎想象:队伍从首至尾需步行一分钟,普通顾客苦候两小时方能一饱口福,就连"鸡排嫂"经营的分摊前,也蜿蜒着至少一小时的等待人龙。最终,他如愿以偿,不仅味蕾得到满足,更在打卡成功后送上真挚祝福:"祝愿鸡排哥越来越好。"
"鸡排哥"的魔力,早已超越了一块鸡排本身。在预制菜横行、价格节节攀升的当下,他固执地守着手工现做的传统:家常食用油、现腌现炸、拒绝预制,每一份鸡排都经他的手细心料理。他曾坦言:"炸不到位无法原谅自己",这份对工艺的敬畏,让简单的街头小吃拥有了灵魂。更难得的是,他将价格牢牢锚定在6元,即便黄牛曾将其炒至50元的天价,他也未曾动摇,反而推出限购与特制塑料袋防伪,将实惠与真实留给真正的食客。
这个国庆,他的摊位已不再是普通的小吃点,而是成了游客心中的"必打卡地"。长长的队伍里,有本地熟客,更有像浙江游客这样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他们用脚步投票,选择了一种对快餐时代的抗拒,那是对手工温度的眷恋,对诚信经营的认可,也是对平凡人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最高礼赞。
在这场关于鸡排的狂欢中,没有明星光环,没有资本炒作,有的只是一个摊贩的坚持与一群食客的真心。当流量褪去,能留下的从来不是喧嚣本身,而是那份穿越浮躁、直抵人心的真诚。鸡排哥的案台前,炸响的不仅是油花,更是一个朴素道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用心,永远是最好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