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正式开跌,要跌到什么程度?

2025-03-27 18:00  头条

近期,玉米价格呈现出下跌态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玉米价格究竟会跌到什么程度,成为了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实际上,玉米价格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供应、需求、政策、国际市场以及成本等方面。

从供应端来看,国内产量方面存在不同预估。2024年,调研机构钢联预估新作同比减产901万吨,减幅约3.21%;卓创预估新作同比减产1110万吨,减幅约4.1%;而农村农业部在2024年12月公布的玉米供需平衡表中,预估2024/2025年度玉米同比增产500万吨,增幅约1.7%。不过,总体而言新作供应增量压力同比减轻,且基层售粮进度同比偏快,这使得2025年基层供应压力有所减少。在进口方面,据美国农业部2025年2月预测,2024/25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预计为1000万吨,较过去四年的平均水平降低57%,进口量的大幅下降,意味着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减小。库存状况同样影响着供应,2024/2025年度国内玉米库存结余同比降低近六成,期末库存压力同比减少,供应呈收紧趋势。然而,当前北方四港玉米库存高位,广东港玉米库存同比增加,短期内供应压力仍在。

需求端的情况也较为复杂。饲用需求方面,生猪行业正处于产能调整阶段。2025年上半年生猪产能去化将继续推进,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这抑制了玉米的饲用需求。但随着下半年产能消化,猪价有望回升,刺激二次育肥和新一轮产能构建,届时将利多饲料消费。在禽类养殖中,蛋鸡小幅盈利,肉鸡依旧亏损,饲料企业库存天数仍处低位,对玉米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工业需求则为玉米价格提供了一定支撑。玉米淀粉企业加工利润先升后降,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消费量同比上升,库存先升后降,玉米淀粉及副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下游开机率同比上升,工业需求表现较为强劲。

政策在玉米价格走势中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可能通过补贴政策、收储政策等来稳定玉米价格。例如近期玉米储备企业增加收储点,加大收储量,收购价格维持偏强格局,以此实现稳价挺价。

国际市场对国内玉米价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全球玉米供需呈现偏紧趋势,美国玉米新作种植面积预期不变,产量预期持平,出口预期调增;巴西玉米产量预估增长,出口虽下调但仍处高位;乌克兰玉米产量预估持平,出口量减少;阿根廷玉米产量下调。这些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对国内玉米价格具有带动作用。

成本因素同样影响着玉米价格。2024年我国玉米种植成本同比下滑,东北地区2024/2025年度新季玉米种植成本较上一年度下降55 - 210元/亩,种植成本的下降使得玉米价格的底部支撑有所降低。

综合来看,目前玉米价格虽有下跌态势,但由于供应整体偏紧、需求有望增长以及政策的支撑等因素,预计下跌空间有限。从近期市场情况看,3月27日成都玉米价格为2285元/吨(14%水分),玉米期货价格为2266元/吨,短期内玉米价格可能在当前价格附近波动,难以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长期来看,如果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带动玉米需求增加,以及天气等因素影响玉米产量,玉米价格有望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