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打破美军技术垄断!国产鱼鹰机真的要来了吗?(2)

2025-08-20 15:00  头条

在V-22"鱼鹰"之后,贝尔公司推出的V-280"勇士"打了一场翻身仗。对推进系统进行全新设计,发动机为固定式的,不跟随旋翼翻转。机身布局借鉴了"黑鹰"直升机的优点,最终成功中标美国陆军"未来远程攻击机"项目,获得 MV-75 的制式编号。V-280 的成功证明,随着技术成熟,倾转旋翼机的潜力仍有待释放。

国内在倾转旋翼机领域的探索同样活跃。过去几年,多款无人机型已公开亮相,例如深圳联合飞机集团的"镧影 R6000"、北京航景创新的"突击鹰-2000"主攻民用市场;航天科技集团的彩虹-10 则聚焦军用,还是国内首款完成自主倾转过渡飞行的中大型无人倾转旋翼机。

此次引发关注的新型有人倾转旋翼机,是哈飞的作品。在气动外形和结构布局上显然吸收了MV-75与意大利AW-609(民用型)的优点,采用悬臂式上单翼、T形尾翼、前三点起落架,机身中部呈矩形,配备两具发动机舱。其最大亮点是推进系统,与MV-75一样采用固定式发动机、倾转旋翼/螺旋桨设计,而非V-22"鱼鹰"的倾转发动机短舱设计。

水平固定设置发动机设计的优势很明显,能避免发动机喷流对甲板或地面的烧蚀。而美国V-22"鱼鹰"有个重大缺陷,在起降时发动机的炽热气流会直接垂直冲击地面,对起降场地要求极为苛刻。在舰船上起落,也会造成甲板损伤,需要对甲板进行专门改装。而且水平固定设置发动机的倾转旋翼机则没有上述缺陷,还可以使旋翼机具备更强的低速灵活性,能够近地面悬停和吊挂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