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战区》8月21日报道,乌克兰公开了一款射程达到3000公里、战斗部重达1150公斤的新型远程巡航导弹"火烈鸟"。
该导弹由乌克兰本土初创企业研发和制造,采用喷气推进加火箭助推的发射方式,外形巨大、动能充足,可实现对俄深度纵深目标的精确打击。
据称,该导弹的发动机很可能采用改装自信天翁教练机的AI-25系列涡扇发动机,既降低了成本,也保证了量产可行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火烈鸟的试射已经取得成功,将在年底前进入量产阶段。目标是在10月之前达到日产7枚的规模,年产能可达2500枚以上。
火烈鸟导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让乌克兰获得了不受西方限制、可以独立对俄罗斯本土实施打击的能力。
而就在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不攻击入侵者的国家,就很难,甚至不可能赢得战争。这就像一支防守出色的运动强队,却被禁止进攻一样。奸诈无能的乔·拜登不让乌克兰还手,只准防守。结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有趣的时刻即将到来!!!"
特朗普这个话,味道就不对劲儿了,不是说好的要"和平",还刚和普京见了一面,逼着乌克兰放弃土地,怎么一扭脸又开始支持乌克兰打击俄罗斯纵深了。看特朗普这个架势,是给乌克兰"攻击入侵者"开了绿灯。
普京这么快就被耍了?
不过与此同时,俄罗斯又对乌克兰进行了一波狂轰滥炸,通过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据了解,俄军发动了新一轮联合空袭,据说是今年夏季最猛的一波。
根据乌克兰空军的通报,此次打击共动用了超过600种武器系统,包括4枚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2枚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19枚Kh-101巡航导弹、14枚黑海方向发射的口径巡航导弹,以及577架自杀式无人机。
这些武器以多波次、全覆盖的方式,对乌克兰包括基辅、利沃夫、外喀尔巴阡州在内的多个城市实施密集打击。尽管乌克兰声称防空系统拦截率较高,但仍有部分导弹穿透防线,造成严重损失。
其中最引发关注的,是一枚导弹精准击中了穆卡切沃市的一家美国企业工厂。该工厂由美国伟创力投资兴建,是当地一家大型电子组装工厂,直接在俄军的轰炸中被夷为平地,还造成了人员伤亡。
乌克兰外长西比哈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俄罗斯袭击这家美国电子制造商,毫无军事逻辑,是对国家正常生活的打击,是在针对乌克兰的经济、人民、投资者。
他还提到,这是俄军对美资企业的又一次打击。今年年初,俄罗斯就曾轰炸波音公司在基辅的办公设施,并袭击过麦当劳门店和其他西方商业网点。
(乌克兰的"火烈鸟"导弹)
这一波大规模轰炸,打的是乌克兰,但也是在警告美国--俄罗斯从未把美国的"承诺"当回事,也从未真正相信过特朗普。
而从特朗普的角度看,他其实也没有真的相信普京。
阿拉斯加会谈前后,都在等着看特朗普怎么让乌克兰低头、接受领土的损失,而俄罗斯这边就当无事发生过,该怎么打还怎么打,甚至打得更狠了,连美企都不放过。
而特朗普也毫不掩饰地支持乌克兰打击俄罗斯本土,甚至愿意在战后提供空中支持,这些动作都比拜登更加激进,俄罗斯也没去争辩什么,既然你想在战场上解决问题,那咱们就在战场上解决。
(在乌美企被炸毁)
因此,可以说,阿拉斯加所谓的"和平峰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战略小剧场,完全是演的,你不能说它一点没用,但也不能指望特朗普和普京见个面就真的哥俩好,所有问题分分钟就解决了。
现在美俄乌三方是各怀鬼胎。
普京去阿拉斯加,是为了展现俄罗斯没有被孤立,连美国都要给我铺红毯,美国总统的座驾我都坐上去了,这能叫孤立吗?
而特朗普主持这场峰会,这只是为了刷个人外交人设,出个风头。
后来泽连斯基跑到美国,满口道谢,回国后一扭脸就掏出了新导弹,并获得了特朗普的支持,还不知道背后是怎么勾兑的呢。
回头来看,三方谁都没有表现出真正的让步意图,甚至可以说,谁都没有真的认为能凭借这一轮峰会就走向和平,而只是把谈判当成策略的一部分,把谈判桌当作施压与转圜的工具,并非解决问题的场所。
(普京和特朗普)
如今看来,这场谈判恐怕不是大结局前的铺垫,而是下一轮对抗的起手式。
那么接下来局势将如何演变呢?
停火谈判的热度,可能不会迅速退潮,但同时,战场上的博弈将会急剧升级,乌克兰有了打击俄罗斯纵深的手段,不可能当摆设,而俄罗斯唯一靠得住的手段,就是在正面战场上施压。
毕竟任何谈判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更不可能拿到,现在普京的要求,是让乌克兰把顿巴斯没打下来的地方也让给俄罗斯,就属于没打下来还想要,自然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越谈打得越狠将会成为下一阶段的常态。
俄乌领导人应该还都会对美国表面笑嘻嘻,但也都不会对美国抱有什么实际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