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国饭,挎美国枪?中东三国和美达成合作,特朗普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直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正式外访,对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的中东三国行刚刚落下帷幕。这次四天的行程,让外界充分感受到了中东国家的"钞能力"和什么叫作"金钱开道"。特朗普一路都在签大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也似乎让他暂时忘记了目前推进不顺的"无差别"关税战。从表面上看,特朗普此行绝对是赚得盆满钵满。我们首先看看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如何秀出它们的"钞能力"。除了签署大单,特朗普这一路收获的对美投资承诺也水涨船高。
值得一提的是,沙特阿拉伯环境、水利和农业部表示,沙特已与中国在北京签署57项农产品协议,价值140亿里亚尔(约合269亿人民币)。另据沙特通讯社网站5月12日报道,沙特和中国签署了两项协议,将沙特奶制品和水产养殖品出口到中国市场。这是在沙特环境、水利和农业大臣阿卜杜勒拉赫曼·本·阿卜杜勒莫森·法德利5月12日访问北京期间达成的。
特朗普(资料图)
专家分析认为,特朗普选目的地的逻辑是"哪儿有钱去哪儿","圈钱"的意图自在其中,而中东三国也各有自己的打算。沙特的想法十分明确:以投资换取安全。"沙特内心深处存在着不安全感,与伊朗的敌对关系使其觉得自己难以独自应对,于是寄希望于美国为其签署安全协定。"此前有报道显示,美国国务院批准向沙特阿拉伯出售1000枚空空导弹,总额35亿美元。特朗普曾在3月表示,沙特方面已同意向美国企业投资近万亿美元。此前,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与特朗普通电话时曾许诺今后四年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
作为一位极具"商人思维"总统,更关注中东地区对美国投资,而非传统意义双边外交、和平协议或者武器销售,短短四天促成数万亿美元交易,无论怎么看,都可以用"满载而归"形容。更不用说商讨经贸合作之余,"抽空"与叙利亚领导人举行会晤,打破两国元首25年不曾会面记录。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在中东一系列举动,是其务实、"尝试一切"外交政策方针最新体现,但纸面协议最终有多少落实,仍有待观察。在巴以冲突延宕至今、美伊核谈判悬而未决当下,美国中东战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