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退出历史舞台初高中教育迎来重大变革

2025-09-04 13:35  头条

近日,不少家长的朋友圈

都在传一则消息

说的是:中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为此,盐团团上网一搜

我的天呢!

传疯了!

盐团团只想问你

信 了 吗?

NO!

盐团团带你理清事情真相!

2020年真的要取消中考?

这篇文章中说2020年要取消中考,是教育部的规定,十九大的要求,并提供了以下截图:

盐团团到教育部官网去查阅了一下,发现图片的内容确实是准确的。

在十九大报告中,确实是明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然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等于

取消中考吗?

言之凿凿的"取消"

到底是怎么让大家相信的呢?

为了让你们明白~

先来讲几个概念吧

"高中"就是"普高"?

高中≠普高!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高和中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味着普及普高和中职教育。

而且,按照教育部等四部委今年四月份联合发布《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简称"计划"),普及高中要达到的五个目标,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 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 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特别是第二点

明确指出

高中普职比大体要维持在5:5

简而言之--

普及高中教育,不是说都可以上普高

"普及高中教育"

等于"高中是义务教育"吗?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少人理解是否要将高中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

今年四月份教育部举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特别指出,这次攻坚计划也是在强调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没有提出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没有提出免费高中教育。"

● "普及高中"说的是指绝大多数适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国家提供足够的条件满足需求。

"免费高中教育"

就是说高中是义务教育了吗?

同上,免费高中也不等于义务教育。免费高中也不是要强制人人要上高中。这个概念要搞清楚哦!

除此之外,查看教育部官网近一年有关中考的通知,发现目前并无官方声明表示要明确取消中考,只有一些相关委员的提案。

对此,也去询问了教育部新闻办的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

消息不属实,是假的!!!

到底要不要取消中考?各家纷争不断

事实上,尽管2020年取消中考这个定论下得为时过早,但是有关"取消中考"的声音,却一直不断。近几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过相关议案。

支持取消中考:

1、中考导致过早地进行人才选拔,强化了学校的选拔机制,抑制了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同样认为,由于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止于初中阶段,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过程中竞争激烈,而高中教育发展程度不均衡,一方面使教育资源向少数高中倾斜集中,产生"超级中学"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比小升初更为激烈的"择校热"。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总商会会长蔡世杰建议,"从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来讲,取消中考有益无害。"取消中考可以把学生的精力从应付科目考试中解放出来,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这对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也有帮助。

2、中考选拔体制带来的另一弊端是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链"的断裂

莫言就认为,目前的小学、初中、高中"633 学制"割裂了青少年成长连续的发展过程,增加了学段衔接的成本,而小升初考试和中考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由此也衍生了重点班、校外补课等困扰民生的社会问题。

反对取消中考:

1、取消中考就近入学,带来更多不公

"取消中考,延长义务教育至 12 年,实行高中就近入学,至少在目前而言,就意味着将有很多农村孩子、居住在偏远城郊的孩子失去了升入重点高中的可能,要想获得未来竞争大学名校的录取资格,几率就更低了,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教育不公平。"时评作家郑渝川。

2、普高与职高冰火两重天

"要明白,初升高不同于小升初,小学毕业生进初中可以通过就近入学或电脑派位之类的方式确定,但初升高却多了一个职业学校的选项。谁读高中,谁读职高,恐怕不能简单以派的方式来确定。"时事评论员椿桦表示。

从当下学生家长的观念来看,如果取消中考,估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普高就读,那么普高与职高就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前者供不应求、后者门可罗雀。显然,这会导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混乱。

3、取消中考并非一蹴而就,我们还没做好准备

有专家表示:"取消中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这其中就包括了如何擦亮职业教育的成色,如何彻底根除"好学校与差学校"的概念,推行公平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工作。

"就如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生虽然不必为小升初考试备战,但这并没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仍然存在,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还是受到其掣肘与影响。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与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必然关系。" 时评作者戴先任认为。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

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

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

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不管中考取不取消

大家都要好好学习

更不能自我松懈

学习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

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必须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