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现场释放出的橙色烟雾更是一个关键线索。专家分析指出,这种特殊颜色的烟雾通常与高氯酸铵有关,而这恰好是制造固体火箭燃料的核心成分。有外国媒体猜测,以色列此举可能是为了摧毁伊朗运往其代理人的军事物资。
这种手法实在太熟悉了。回顾过去五年,伊朗的核设施爆炸、科学家遇刺、军事基地遭袭,每一起事件几乎都有以色列的影子。这次港口袭击,就像是带着以色列的专属签名。以色列这种不打自招的做法,就像一个自以为聪明的罪犯,故意在犯罪现场留下标记,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看,这又是我干的!"
但问题来了,以色列为什么要在此时袭击伊朗的重要港口?这种精准打击的背后,瞄准的究竟是伊朗什么要害?恐怕答案就藏在这座港口的特殊地位中,一个被炸掉的不仅仅是港口,更是伊朗的经济命脉和战略要塞。
伊朗贸易命门暴露
沙希德拉贾伊港可不是普通的港口,它就像是伊朗经济的咽喉要道,一旦被掐,整个国家的贸易命脉就会瞬间陷入窒息状态。这座港口承担着伊朗55%的非石油贸易和85%的集装箱运输量,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经济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