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顾名思义,是国家对低收入人群的一项社会保障措施,夲着应保尽保的原则,为社会低层贫困弱者提供兜底保障,帮助其摆脱困境。这些年来,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财力的增强,国家对低收入贫困弱势人群的投入大大增加,有力保障缓解了因为各种原因而社会贫困弱者的基本社会生存权利和生活困境。
但是,多地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大量"人情保","关係保",说明了在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着"严重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些政府部门基层领导干部,不法分子利用手中的职权,瞒上欺下,或弄虚作假,把党和人民政府帮助救济社会基层的贫困弱势群体的兜底"低保"办成了"人情保","关係保"。
因此,国家必须依法严历整治惩办社会救助领域里的违法犯罪分子和不正之风,堵住现行"低保"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进一步严格健全"低保"的申请,审核批准到发放退出等全流程责任机制,形成使不法腐败分子无漏洞可钻。严历追究不当"关係低保""人情低保"的承办者法律责任,依法依规严惩不货。
2025年低保大整治,这8种情况一律取消低保资格?
1、保障对象虚报、隐瞒收入或提供虚假证明,经查明后取消。
2、保障对象及家庭成员戴金挂玉、饲养宠物等,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邻居生活标准的可以取消。
3、保障对象及家人在保障期间,家庭添有高档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摩托车、贵重饰品、空调等,或装修房屋、购买贵重家用电器、新装固定电话的可以取消。
4、有劳动能力且已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村级公益性劳动的可以取消。
5、保障对象连续三个月不按时领取低保金或无特殊理由请他人替领低保金的可以取消。
6、保障对象及家庭成员与享受低保有不相符的娱乐和休闲消费的取消保障资格。
7、已享受低保家庭成员中有赌博、吸毒、嫖娼行为的立即取消享受资格。
8、低保对象在享受低保期间大办红白喜事,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另外根据现行农村低保政策,若低保户名下有车或有房,可能面临以下影响:
一、直接取消低保资格的情形
1. 名下有商品房或豪华车辆,若低保户家庭成员名下拥有商品房、豪华车辆(如高档轿车、多套房产等),且其价值超过当地规定的低保财产限制标准,将被取消低保资格。例如,部分地区明确要求低保户不得拥有商品房或车辆。
2. 财产超标且无法合理说明,若核查发现低保户存在大额存款、商业保险或企业资产,且无法证明其来源合法或符合豁免条件,同样会被取消资格。
二、特殊情况的处理
1. 子女名下财产的影响
· 若子女名下有车有房,可能被认定为家庭整体经济状况改善,导致父母低保资格被取消。
· 但若子女财产为合法继承或特殊情况(如重病治疗所需),需提供证明材料,可能保留低保资格。
2. 政策弹性与地区差异
· 部分地区允许低保户拥有基本生活所需的车辆(如残疾人代步车)或自建房(面积符合标准),但需通过核查。· 例如,江苏徐州规定低保家庭人均存款不超过年低保标准3倍(2024年为27,360元)即合规。
三、动态核查与退出机制
1. 定期核查,民政部门通过大数据交叉验证家庭财产、收入等信息,每年至少核查一次。
2. 退出后不可恢复,一旦因财产超标被取消资格,需主动申请复核或通过法律途径申诉,但通常不可恢复原低保待遇。
四、建议与注意事项
1. 主动申报与证明,若因特殊原因需保留低保资格,应主动向民政部门提交财产来源证明(如医疗票据、残疾证明等)。
2. 警惕财产转移风险,避免通过亲戚名义转移财产,大数据核查可识别隐性资产。
3. 及时咨询当地政策,具体执行标准因地区而异,建议通过或当地政务平台核实。
低保资格的核心是"收入+财产"双重核查,若名下有车有房且超出标准,通常会被取消资格。但政策存在弹性空间,需结合实际情况与地方规定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