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9日,在结束了中美釜山会晤之后,特朗普没给东道主韩国半分面子。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回国的专机。随着这位重量级嘉宾离去。我们自然而然,成了这次亚太经合峰会里焦点中的焦点。这不,各路媒体对举行于31日的亚太经合非正式会议进行了"会后"回顾后,纷纷撰文表示,整场会议当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中日的两次"相逢一笑"。

按照媒体的说法,第一次会面的时间节点,是在此次非正式会议开始之前,中日两国就有过"互相致意"的举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细节是经由高市早苗本人之口,亲自披露出来的。
就事论事地讲,所谓互相致意,充其量就是一次礼节性外交示意。实际上对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来讲,在参与多边外交场合的过程中"多礼"一些,这再正常不过。
诚然,因为历史、现实等多重原因,中日关系始终维持在政冷经热的状态。但于情于理,高市早苗本不应该拿这礼节性动作做文章,不过就按照高市早苗的性子,她都敢引导特朗普给日本国旗鞠躬,这种攀附心态,确实很好理解。

由此可见,高市早苗这是借题发挥,打起了小算盘。而在当天稍晚些时候接踵而至的中日正式会面也印证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日关系一度剑拔弩张。但这次发生在双方之间的会晤,整个氛围倒是比较轻松、和谐的。这一点从媒体事后晒出的"会场掠影"当中便可见一斑。
尤其是当地媒体多次捕捉到的,高市早苗在中日会晤过程中多次面露笑容的细节,更说明这位日本新首相的心满意足。这一点则可以通过中日相继公布的会谈结果中得以印证。

日本这边,高市早苗当着我们的面,亲自对中日关系给出了新表述。她表示,中日两国对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负有共同的责任。
而对于日方的新表述,中方则第一时间给出了肯定答复。我方回应称,中日之间能够改善关系,对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由此一问一答,中日两国在外交上对彼此的态度,终于浮出水面。
咱们这边,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计前嫌。作为日本保守势力代表的高市早苗,确实之前有过不少对我们,极端且离谱的言论。但没关系,只要高市早苗在首相的位置上能够清醒过来,以大局为重,那么我们就能对过去做到既往不咎,中日携手、共创繁荣。

日本那边,尽管保守势力登堂入室,占据首相要职。但高市早苗也需要兼顾各方心情,力保政局平稳和平衡。这就需要她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固的外交环境。在处理中日关系时慎之又慎。
一言以蔽之就是,稳住中日关系的基本盘。不仅是中方的愿景,更是日本方面的刚需。
说起来,这高市早苗不是刚在不久之前的美日会晤里"效忠"了美国了吗?怎么扭过头来,又开始强调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了呢?实际上,日本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跟荷兰政府近期的遭遇有关。

众所周知,中美为了缓和"经贸战争"局势,先后做出了"让步"举措,美方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相应地,我们稍微松解了稀土包围网,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一年。
而中美暂时"休战"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荷兰政府彻底沦为小丑。
10月30日,美方公布"50%穿透性规则"前脚正式生效,后脚荷兰却再次发难,就安世半导体问题,频频大放厥词。

很显然,彼时的荷兰,打的是充当马前卒为美国人冲锋陷阵,从而自我们那里捞取好处的算盘。
结果很明显,美国先"缩"了。留下了一个什么也没捞到,还因此得罪了我们的荷兰政府在风中凌乱。这便是被美国当枪使,心甘情愿充当打手和马前卒的后果。
荷兰的遭遇,高市早苗看在眼里。因此,日本突然在外交上转向,实属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