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坛这几个月闹得挺凶,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刚上台没几天,就直球对决民进党,甩出"全方位作战"四个字当策略,这事儿一出,岛内媒体炸锅了。大家伙儿都盯着看,这位从绿营跳槽过来的女将,能不能真把民进党摁住。
赖清德那边呢,支持率滑到谷底,三成都不到,前领导人蔡英文这时候突然重启老平台"想想论坛",摆明是来救场的。整个局面像一锅乱炖,蓝绿对峙,两岸风向,美国搅局,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日子过得咋样,电费涨不涨,工作稳不稳。

郑丽文上任头一天,10月19日,她就去立法院国民党团转一圈,布置人事。媒体追着问,怎么对付民进党,她没绕弯子,直接扔出"全方位作战"。这四个字听着简单,拆开看可有讲究。国民党内部文件和她专访里提的,意思是多管齐下:立法院里卡预算、质询施政;基层发动党员下社区,收集民生痛点,像物价飞涨、失业率高这些;网络上推短视频,剪民进党官员的翻车片段。
举例,国民党智库10月15日内部民调显示,六成党员赞成这路子,因为蓝营基层觉得,过去几年被民进党牵着鼻子走,太窝囊了。郑丽文这策略接地气,瞄准老百姓的钱包和饭碗,而不是空谈意识形态。结果呢?岛内舆论分化,蓝营粉丝叫好,绿营骂她挑衅。柯建铭10月20日就跳出来,说这是蓝营的"杀戮战",民进党要反击。
这时候赖清德日子真不好过。他的支持率,10月21日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一出,施政满意度34.9%,不满意53%,比上月还低点。游盈隆直言,民怨高涨,没明显回升。为什么崩成这样?根子在"大罢免"上。民进党从今年2月初喊出这口号,想通过罢免蓝白立委,翻转立法院"朝小野大"的劣势。
2月10日中常会定调,锁定24名国民党立委和部分民众党议员。连署从2月15日开跑,砸了5亿新台币宣传费,印传单、租看板、基层挨家串门。3月台北信义区还设摊位,喊"守护民主"。国民党不干了,徐巧芯3月20日秀连署书样本,告他们伪造签名,中选会查了阵仗。
高峰在4到6月,民进党拉上万志愿者,在台中彰化办说明会,放视频黑国民党冻结国防预算,像王鸿薇5月15日那案子。蓝营反手推"反罢免护宪"签名,收30万份。7月13日南投陈玉铃案先垮,同意票28%。7月26日第一波大投票,台北新北桃园24案,全军覆没,罗智强案不同意票58%,投票率62%。
8月23日第二波中南部7案,高虹安那票率65%,还是败。罢免砸锅后,赖清德民调从年初四成多,直线坠到三成边。8月1日他开记者会,认"需检讨",但没道歉,党内老将更火大。能源是导火索,7月底台北大停电,台电承认发电机坏,商业区断两小时,几十万户遭殃。企业界骂赖清德非核家园政策走偏,追加10亿修设备也没用。

民进党内部开始传"赖不行了"。这时候蔡英文出山,就不意外了。10月2日晚,她脸书长文,宣布小英教育基金会重启"想想论坛"。这平台2012年她创的,当年推十年政纲用场大。2023年停更,这次改版,10月3日上线,新界面简洁,首页能源专题。
她分享两篇文,第一篇聊再生能源,风力从15%到25%;第二篇比国际,去核经验像德国。基金会拉魏国彦等十几个学者进编辑委员会。联合报点评,这是郑丽文上台后,蔡英文首度公开动静,为能源政策站台。党内消息,9月底闭门会,多位大佬游说她出面。她虽低调,但党主席选举在即,不得不应。国民党王鸿薇说,这等于认赖清德能源玩砸,需要前辈补窟窿。
郑丽文这边也没闲着。10月22日党例会,她让党员搜"想想论坛"文章,当质询弹药。她的亲中味儿,赢了大路支持。10月19日大陆电贺,赞两党九二共识合作,推动交流。这电来得快,郑丽文回应积极为区域和平。但岛内争议大,她以前台独背景,被深蓝老将盯着。赵少康公开说她"通红",违背华独信仰。民调上,震传媒10月24日数据,她"以中国人自豪"言论,62.1%不认同,蓝营支持者里61.3%认同。国民党未来选举,28.4%觉得有利,24.2%不利。蓝营粉丝觉得她能拉中间票,绿营怕她拆基本盘。
民进党不坐以待毙。10月23日,高等法院判退役中将高安国7年6个月,罪名违反国安法,为大陆组织未遂。他和刘逸蓁、张胜豪2023年起收大陆钱,在岛内办交流会,十多场。法院没收9.2万美元和29.47万人民币。高安国庭上说为和平,无悔。判决时机巧,正郑丽文上任一周,民进党借此敲打促统派。林德福谴责打压言论。赖清德这招,双管齐下:警告岛民支持统一的下场;回击郑丽文九二共识,告诉她这路走不通。蓝绿斗争,腥风血雨在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