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银色机身的战机,拖着一道白光。机翼晃了下,被看见了。1981年的夏天,台湾海峡上空很少见的,突然就多了点不寻常。
--"你看那架飞机,怎么飞到我们防区了?"
"奇怪,机翼还在动……不是台湾常规动作啊?"
"导弹准备!"
。。。现场有点慌,但又都在等。
时间卡得紧。黄植诚坐在这架战机里,额头出了点汗。他的手离开了无线电开关,心里有点失衡。旁边那个年轻士兵,许秋麟,还以为他要做课程演示。
其实错了。气氛莫名紧绷。两岸之间,这种事情--只有那么几个人能做出来。
说是长大的时候没见过父亲,还真不是故事里那种刻意雕琢。1952年,黄植诚在台湾生。广东祖籍。父亲原本是空军,有点身份。后来去了台湾,没多久就走了。
记忆里的父亲,眼神里总是一边瞄向大陆--说着那里好,那里的风景。母亲受尽辛苦,把兄弟姐妹带成了"空军主力"。黄植诚年纪小,却经常盯着对岸。从小就怪怪的吧。海峡像一堵厚墙,可家里每个人都隔着它怀念曾经的亲人。
后来,事情变得更不一样。岛内总有人讲些亲美仇陆的话。黄植诚常常听着皱眉,一不小心甚至要跟人吵起来。公开场合能忍,私下其实经常憋着闷气。风吹得就像要把心里那点软的地方揭出来。
那几年对黄植诚影响很大。他在官方场合还算严守纪律,其实心里已经起了想法。某个傍晚,他在基地走廊上踱步。目光扫到一篇业务简报--里面写着,如果有人投诚,大陆会"优待",还有奖金政策。这消息,像是突然给他脑袋里点了把火。
那晚,睡不着。窗外闹得厉害,风吹着窗纱。心里头转了几圈,真打算了。等到1981年,他成了考核官,权限大了。计算油量,挑型号。他要挑那架F-5F,最新的战机,"中正"二字写在机身上,似乎本就有点象征。
岛上一切都受管控。油只能加点,但这次因为他是主考,灌得够。只是规矩不让他一人飞,还得带个学员。许秋麟,刚入行,性格软好,黄植诚心里清楚这人不会跟他闹事。
8月8日。天很热。黄植诚走进指挥室。许秋麟有点紧,"教官今天怎么亲自上阵?"黄植诚咧嘴笑,说"让你看战机里头的门道。"让许秋麟检查逃生设备,话里其实有点暗示。
飞机爬升。空气开始稀薄。黄植诚"教特技",让许秋麟盖住暗舱罩。趁机断掉无线电,全程只让飞机和自己对话。
这时许秋麟眼神里,闪了下怀疑。远处的岛屿越来越小,内心其实有点发毛"教官,咱这是去哪儿?"
黄植诚低声平静得出奇"去大陆,跟不跟?"
许秋麟一听,变了脸色。哭着说"我不去家都在台湾。"黄植诚做好了准备。"有降落伞,前面还有岛,你下来吧。"
许秋麟跳了。他拿着黄植诚的计划回台,成了"邀功"的材料。这段插叙,也就被岛内媒体反复消化--原本断裂的线,又被硬生生接上。
黄植诚口袋里汗透了。他没停留,飞过海峡中线,一路朝着大陆方向。雷达开始警报。福州上空,防空队伍准备好了。他打开通讯,说出身份。北京和福州都不敢大意,让他做个动作,证明来意。
机翼晃动。这种约定动作,那年头只有行家才懂。机场里的人盯着那架飞机,没说太多,等他落地。
他降落后,下机。迎面两个军人跑过去,场面也不怎么盛大,只是那一刻,很多历史照片都没拍全。空军司令过来,场子静下来了一下。那天没人聊太多,只是气氛里隐约传出一句"终于有人做了这事。"
F-5F战斗机,被送进了技术部门。价格大约是550万美元,双涡轮发动机,还配空对空导弹。大陆那时,这种型号还是空白区。军事专家进驻,多少技术细节被人一一拆解。那会儿,和现在不太一样,技术流通靠的就是这种"实物"。
过了两个月,黄植诚去了北京。几位国家领导见到了他。有点客气,也有点激动。递上一份赞许,也就点到即止。高层说话,都含着点留白,不会把话说得太满。
福建举办了表彰会。奖金65万。其实也不算多,分了家、捐了基金会。空军航校副校长,一下子又成了主力。他开始每日日夜在机场带教,带出的学员不少都成了后来的骨干。
反观台湾。许秋麟那边获了个少校;原先的台军领导反倒全受处分。岛内气氛变得压抑。许秋麟这段时间在家就有点忐忑,常常不敢出门。
之后,黄植诚去到成都母亲的老家。姨妈们见到他,都说"当年如果你爹在,会不会也选这条路?"泪水里夹杂着多年积攒的心事。家里老宅新盖了一半,经费大都是黄植诚捐的,没特地铺张。
奖金剩下的,分多了点一部捐助家乡修校舍,一部去了儿童基金会。后来,他遇见了一个空姐。两人走得近,很快结了婚。女儿出世,家庭小了些,也更温暖。
1995年,军衔升了少将。军休以后,他又在内地办专业学校、公司,继续推空军人才培养。公开场合黄植诚始终话很直,呼吁和平,往返于内地和岛屿之间。有人说他"实干",也有人不认同。
他一再强调两岸同根同祖,真到最后统一,才会有完整的未来。其实这话一点也不新鲜,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场面总归不一样。
--局势变动快,没有哪条路是容易的。黄植诚这事,被时代推着往前。没有谁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轨迹,更多的是选了之后才知道对错。
这就是历史里的杂糅。没有完美结局,也没有绝对真相。有人回头,有人向前,脚下的路,一直都在蔓延。
等局势再变,谁又能料到明天是哪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