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预言成功?让特朗普干满4年任期以后,美国或成“世界老二”

2025-10-21 14:40  头条

美国前总统拜登去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球警告了特朗普执政的后果:美国将会带动世界"倒退"。

虽然拜登也没有明说,不过放眼望去全球当前能和美国竞争的国家也只有中国一家,这毫无疑问是暗示特朗普会让美国沦为"世界老二"。

现在特朗普上台马上要满9个月,美媒总结了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发现一个不妙的事实:

拜登的预言似乎要逐步成真了。

17号,美国财政部门发布了一份数据报告,显示特朗普上台后大征关税,已经给美国带来了1180亿美元的资产收入,今年美国财政赤字会降低410亿美元。

这乍一看也不是个小数目,不过报告中清楚下一句话写得清清楚楚:降低后的财政赤字还有17750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因为政府关门事件,到现在CPI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

这也就是说特朗普忙活了一年,最后填补的财政赤字连百位数的零头都不到,距离填上美国这个"大坑"看不到任何边际线。

特朗普明明一直强调"开源节流",还收上来了这么多关税,钱都去哪了?

美国媒体统计数据,根源还是两大问题:财政开支太大,外加美国债务欠款要还的利息太高。

和每年多挣到的几千亿美元关税相比较,美国庞大的开支已经成了尾大不掉的"拖油瓶"了,现在想削减赤字难如登天。

为了降低这41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如拜登在今年4月份所说的一样:他上台10天时间,赶走了7000多名员工,在全国范围内都引发了"破坏"。

其实特朗普之前扶持马斯克的DOGE机构,在裁员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不过一触及到财政部等核心机构层,马斯克就立刻推行不下去了。

事实证明DOGE"查账"根本没有用。但这一行动非常严重打击了美国的公务机构体系,破坏力不容小视。

拜登预言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特朗普对科技领域投资"抠门",把钱都花在了传统能源和农业这块。

在2023年拜登就提醒过,美国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已从世界第一的2%跌至不足0.7%,排名滑落至第九位,而中国则从第八跃升至世界第二。

特朗普政府果不其然上台后就进行一系列改革,大肆削减对基础研究和高端制造的扶持。

其任内曾出现的"退群"行为与产业保护主义,已对全球创新协作链条造成冲击。

反观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持续投入正形成追赶优势。

民主党现在心急如焚,认为这种"一退一进"的差距若持续四年,将直接动摇美国的技术霸权根基。

和拜登预测刚好符合的是,美国如今的朋友已经越来越少,欧洲国家开始对美国"警惕"起来了。

拜登曾直言不讳指出,特朗普对待盟友的方式"掉价",对俄罗斯的态度堪称"现代绥靖政策",这种做法正让欧洲盟友对美国的可信度产生动摇。

美式霸权的核心支柱之一,是通过北约等军事联盟和经贸伙伴关系构建的全球网络。

特朗普上台后继续推行"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削减对乌克兰的援助、质疑北约集体防御原则,可能导致联盟体系加速瓦解。

历史经验表明,美国的全球领导力不仅源于自身实力,更依赖盟友体系的支撑--

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国家喊的口号是"不要沦为中美的棋子",显然已经对美国产生了质疑。

此外,虽然特朗普进行一通改革,但美国仍然没有放弃走"帝国主义强权"的老路。

特朗普标榜自己热爱和平,但他们派遣大批军队进入南加勒比海,开火杀害了20多名身份未证实的人,这些已经引发了南美洲多国的愤怒。

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矛盾,但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等事件已耗尽这种模式的潜力。

再加上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在中国南海、台海进行军事行动的企图,这样下去美方的"高开支"不可能得到有效缩减。

相比较与拜登时期,特朗普今年4月份以后,出台多项政策给亿万富翁和大企业减税,同时可能削减社会保障等民生投入,这种分配失衡将加剧社会分裂。

比如现在美国政府关门的关键点,就是因为民主党的社会保障福利无法通过。

拜登曾批评此类政策对美国造成"严重破坏",而持续的政治极化、贫富差距扩大与基础设施老化,会让美国陷入"内耗式衰退"。

民主党认为中国的财政政策"稳固且目光长远",钱都能花到有效率的地方,和美国对比鲜明。

在民主党时代,美国在人权问题上还愿意做一些表面功夫,对以色列的行为进行批评。

特朗普上台之后彻底不装了,纵容以色列对加沙的轰炸和侵占。这种对人道灾难的漠视,与美国自身标榜的"人权卫士"形象形成尖锐反差。

当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加速扩建犹太定居点、以检查站割裂巴勒斯坦聚居区联系时,特朗普政府始终未施加实质性约束;

当以色列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危及美国盟友安全时,美国仅作出口头批评,其偏袒立场暴露无遗。

这种"人权双重标准"让国际社会清晰认识到,美国的对以政策早已背离道德伦理底线,在"价值观"上不值得信任。

事实上拜登的预测是否在"几年之内"实现还不一定。

美媒认为美国现在优势还非常明显,包括仍拥有美元优势、顶尖的高等教育和军事力量,短期内完全丧失领先地位并非必然。

但拜登的警示揭示了一个核心事实:美国的霸权地位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持续的战略投入与制度韧性。

若特朗普四年任期内,科研投入不足、联盟体系瓦解、国内治理失序等问题持续恶化,从"世界第一"滑落的风险将持续累积。

"世界老二"的预判即便不会很快到来,也终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