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8月7号下午1点51分就立秋啦!不过可别以为这就凉快了,今年这立秋可不一般--老话说"不怕闰月秋,就怕晚立秋",说的就是现在这情况!
那为啥今年立秋这么特殊呢?首先,按老规矩,立秋在上午算"早",下午到晚上就是"晚",今年这时间妥妥是"晚立秋",老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看来高温一时半会儿退不了。再者,单数日子立秋是"公秋",双数是"母秋",今年立秋在农历闰六月十四,双数,就是"母秋",民间都说"公秋爽,母秋凶",这"秋老虎"怕是要更厉害。另外,下午1点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这"中午秋,赤膊秋"的说法也对上了,想凉快?还得再熬熬。
至于说热浪啥时候退,老祖宗也有预判。"立秋十八盆,河边断澡人"意思是,立秋后还得洗十八天澡,河边洗澡的人才会慢慢少了,这么算下来,热度可能得持续到8月下旬处暑前后。而"一场秋雨一场寒"呢,想快点凉快,就得看秋雨了--雨水多,降温就快;雨水少,"秋燥"加"秋老虎",防暑可不能松劲。
不过话说回来,我瞅着今年这情况,闰六月立秋加上"晚立秋+母秋",高温打持久战的可能确实不小。你看,中伏(7月25日-8月13日)还没结束,末伏(8月14日-23日)马上就来,所以防暑降温至少得坚持到8月中下旬。当然了,老话是经验,但具体天气还得看实时预报,空调、绿豆汤、防晒衣该备的别含糊,尤其户外工作的朋友,避开正午高温,及时补水防中暑才是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