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三国政府垮台,上到五常大国,下到弹丸小国

2024-12-09 16:08  头条

韩国戒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尹锡悦一怒冲冠为红颜,结果狠狠打了自己的脸,如今国防部长等人第二天就辞职,只剩尹锡悦独自接受即将到来的审判。

可就在当天,2024年12月4日,法国国民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总理巴尼耶黯然下台,这一突发事件震惊了法国政坛也为马克龙雄心勃勃的改革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讽刺的是就在政府垮台的前几天,马克龙还在国际舞台上穿梭斡旋,为法国争取国际话语权,可是他一回国,就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波。

巴尼耶政府的倒台并非偶然,它更像是长期以来法国政治生态和社会矛盾积累的集中爆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法国国民议会

这个自1962年以来第一个因不信任动议而垮台的政府,同时也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政府,仅仅维持了三个月,就草草落幕。

这场政治地震的余波,将深刻影响法国的未来走向,它究竟是改革阵痛的必然阶段,还是马克龙执政理念的根本性失败?

法国的多党制格局如同一个复杂的拼图,各政治派别力量犬牙交错,为权力争夺上演着永不停歇的戏码。

马克龙推出的"共和国前进"派,以不走老路、刷新政治形象的方式崭露头角,打破了政治格局,也让老派左右翼政党表示不满。

马克龙

选举大战中各个政党纷纷联手,为了抢夺议会席位,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较量,马克龙虽然赢得了总统宝座,但在议会中并没有获得绝对多数,这为他的改革之路埋下了隐患。

议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反对派利用复杂的议事规则对政府的施政处处掣肘,这让议会讨论改革法案时经常遇到障碍,预算计划也被大量缩减,议员们各执一词争论激烈,这让不少关系民生的经济政策难以实施。

马克龙想要通过改革摆脱法国福利制度的束缚,给经济注入新动力,不过他的改革方案在议会里遇到了不少反对声音,但更为微妙的是马克龙的政治策略。

他挑选了巴尼耶当右派总理,拼凑了一个右派内阁,想借此吸引右翼力量,尤其是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好让预算案顺利过关,然而这种在极右翼和左翼之间寻求平衡的策略最终证明是失败的。

他忽略了左派的力量,没有与左派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最终导致左派与极右翼联手,共同将巴尼耶政府推下了台,这种两面不讨好的政治策略,也暴露出马克龙在政治手腕上的不足。

但是,这些都不如叙利亚局势变化的更快,仅仅一个多星期,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就倒台了。

2024年12月8日,足以载入叙利亚史册的一天。

这一天,总统巴沙尔逃离,反政府军势如破竹,挺进首都附近,叙利亚总理和各路反政府军谈判......

总之就一个结果:现有叙利亚政府迅速垮台。

据最新消息,巴沙尔一家已经到了俄罗斯,寻求俄罗斯的庇护。同时,巴沙尔被迫卸任了,并同意组建新政府。这是对命运的妥协,无奈的妥协。

其实,巴沙尔政府倒台是预料之中的,但是倒台速度这么快,有点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