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中老年多吃4种肉,养足精力过伏天

2025-07-21 14:32  头条

一进入伏天,很多人就不约而同地把肉类从餐桌上"撤下",理由无非两点:怕上火,怕油腻。但恰恰在这段一年中最潮湿、最闷热、最消耗阳气的时间里,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温阳食材,反而是对中老年人最重要的补养方式之一。

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吃肉",而在于"吃什么肉、怎么吃"。

首先要明确,伏天并不是"热"这么简单,而是一种高温、高湿并存,导致脾阳受困、气机郁滞的特殊状态。中医称之为"暑湿夹杂",现代医学则描述为内环境电解质失衡、微循环障碍、能量代谢效率下降。

这时候,身体往往表现出一连串亚健康症状:没胃口、易腹胀、出汗多、易疲惫、心烦易怒、夜里难眠。而中老年人由于阳气本就偏虚,伏天更容易出现气短乏力、四肢沉重、食欲减退等"暑湿困脾"表现。

偏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以寒制热",大量食用冷饮、生菜、西瓜、绿豆汤,甚至连肉都不吃,结果反而让身体陷入"寒湿困阳"的状态。

其实,夏季有4种肉食堪称"天然补品",它们性味平和、营养丰富,既能养阳祛湿,又能增强体质,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今天推荐这4种肉及其经典做法,比吃药更温和,比保健品更有效,助您轻松度过炎夏!

【4道夏季养生肉食】

1. 冬瓜薏米老鸭汤(滋阴祛湿)

养生优势:鸭肉性凉,滋阴润燥;冬瓜利水,薏米健脾,专解暑湿困重、食欲不振。

做法:

1. 老鸭半只焯水,薏米50g炒香,冬瓜500g带皮切块;

2. 所有材料加姜片炖1.5小时,至鸭肉软烂;

3. 加盐调味,撒葱花,汤色清亮不腻。

关键:选老鸭(脚蹼粗糙)更滋补,湿热重者加赤小豆20g。

2. 红烧泥鳅(补中益气)

养生优势: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高蛋白低脂,补气祛湿,改善脾胃虚弱。

做法:

1. 泥鳅500g用盐搓洗去黏液,煎至金黄;

2. 爆香姜蒜、豆瓣酱,加生抽、糖、清水焖煮15分钟;

3. 收汁后撒葱花,肉质鲜嫩无腥味。

小贴士:加紫苏叶增香,中和寒性。

3. 清炖羊肉汤(温阳散寒)

养生优势:羊肉性温,驱寒暖胃,适合阳虚怕冷、易腹泻的中老年人。

做法:

1. 羊肉500g浸泡去血水,白萝卜切块;

2. 加姜片、葱段炖2小时,去浮沫;

3. 加萝卜再炖30分钟,撒胡椒粉、香菜。

注意:体质偏热者减少羊肉量,搭配白萝卜平衡。

4. 鲫鱼豆腐汤(健脾利水)

养生优势:鲫鱼蛋白质易吸收,搭配豆腐补钙,缓解夏季水肿。

做法:

1. 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开水、姜片炖20分钟;

2. 放入豆腐块煮5分钟;

3. 加盐、胡椒粉,汤色奶白鲜美。

升级版:加陈皮3g,增强健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