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访美是否表明印美积极互动?复杂背后解析(3)

2025-02-13 09:39  直新闻

第四是"退群",不仅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人权理事会,而且还在考虑离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这些决定不仅标志着美国与全球合作的进一步脱节,也促使国际社会对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作出重新评估。

特朗普的这"四板斧",由于有选战大胜的刺激,比上一任时胃口更大了,但我对他这种过于强势的表现的基本评价和几年前没有变,我当时评价特朗普是"张飞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而今天我还要加上一句:"自相矛盾。"

所谓"人硬货不硬",是指无论什么事,光嘴上说不行,要真正兑现还是要靠实力,要看实际的结果。从这二十几天的情况来看,特朗普强势不减,但做成的事儿并不多。首先是他手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实力,美国已经不是80年前的美国或50年前的美国了,今天的美国连阿富汗都待不住,都要往回撤,还想去占领加沙或加拿大和格陵兰岛,说实话,美国要真做,不是说百分之百没有机会,但是我想对此持一个比较悲观的态度,很可能还没等特朗普做到,他自己已经先下台了。

其次是特朗普实际可用的"工具"并不多,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的,他都要用关税这种两百年前的工具敛财,甚至不顾国家信誉和面子,可见是实力不足。真要动用武力,五角大楼的态度也是一个制约,四年前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给中国打电话的事,人们还记忆犹新。至于美国盟友们的制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美国国内的制约,共和党内、国会、社会各界及舆论等都会使特朗普难以如愿,连通过一个内阁人选都希望绕过国会监督,表面上是全面执政,其实只是微弱的多数,而且很脆弱,随时会有变数。

所谓"自相矛盾",是指特朗普的"四板斧"在逻辑上是有矛盾的。他把"争取和平,不愿意让年轻人去送死"作为他要平息俄乌和中东冲突的主要理由,以此来抵挡国内和欧洲等盟友的反对意见,但是他又在提到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等时明言,说"不惜动用军事手段"来夺取这些本不属于美国的地方。这种自相矛盾,让人不能不怀疑他平息俄乌冲突等的真实动机。

进而,他一方面大张旗鼓要"退群",而且不断启用加关税的方式,表明他要搞"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可是他又想把加拿大、格陵兰岛和远在万里之外的中东加沙地区,也揽入美国的版图,那么他到底是要扩张还是要"退守"呢?这种做法,不仅是他的政敌,就是普通的局外人,也会感到匪夷所思,看不清他的政治逻辑到底是什么?

总之,对特朗普,我们不仅要看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做的效果如何。他一贯的"漫天要价"和"色厉内荏",注定了他的上台"四板斧"水分很大,变数很多。就说俄乌停火,他说是24小时解决,今天已经24天了,到现在特朗普和普京两个人通了几次电话都不敢公开说,怎么谈得上马上就停火或者是和平解决呢?我估计48天能达成一个初步停火的协议,就不错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