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在头,冻死老牛,霜降在尾,单衣过冬”,今年霜降在哪?有啥预兆?

2025-10-10 16:42  头条

一、霜降节气与"早霜降冻死牛"的含义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10月23日左右。今年的霜降时间为10月23日18时,对应农历九月初三,属于"早霜降"。按照传统农谚"早霜降冻死牛,晚霜降穿单衣",早霜降往往预示着冷空气活动提前且势力强劲,冬季可能偏冷。

---

二、权威气候预测:今年冬季总体趋势

1. **整体气温偏高,但阶段性低温风险显著**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冷暖起伏明显,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和极端

2. **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已形成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历史数据显示,拉尼娜年我国冬季偏冷概率较高,尤其是北方地区(如东北、华北、西北)可能出现明显低温。

3. **"前冬暖、后冬冷"特征**

综合多家机构预测,今年冬季可能呈现"前冬暖、后冬冷"的特点:

- **前冬(12月前)**:全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1-2℃,但需警惕11月中下旬的突然降温。

- **隆冬(2026年1-2月)**:随着拉尼娜效应显现,江南、华南等地可能出现持续低温雨雪,长江中下游或遭遇较强雨雪冰冻过程。

- **后冬(3月后)**:受北极涛动影响,"倒春寒"风险较高,需注意对农业的影响。

三、霜降节气与气候趋势的关联

霜降作为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其早晚确实对冬季气候有一定参考价值。早霜降往往意味着冷空气活动提前,这与今年拉尼娜现象叠加可能导致的冷空气活跃趋势相符。然而,农谚仅为经验总结,需结合现代气候模型和数据分析,才能更准确地预测冬季气温变化。

四、应对建议

1. **日常生活**

- 北方地区需提前检修供暖设施,南方地区可储备防寒设备。

- 寒潮期间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

2. **农业生产**

- 农户需加强田间管理,设施农业应做好防冻措施。

- 关注倒春寒对冬小麦返青和早春作物播种的影响。

3. **能源保障**

- 预计今冬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低温,需提前做好能源储备和调度。

五、总结

综合来看,今年冬季总体气温可能偏高,但受拉尼娜现象和早霜降的影响,北方地区气温偏低的可能性较大,同时需警惕阶段性强降温和极端寒潮。建议密切关注权威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报,及时做好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