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换证才发现和妹夫结婚了36年

2025-11-24 09:12  法治在路上

一女子王某凤在补办结婚证时,意外发现自己"结过两次婚"。更离谱的是,系统显示她的第二任"丈夫",竟是自己的妹夫。

这段"婚姻"在民政系统中存在了三十多年,从未被察觉,直到2024年才浮出水面。

这不是电视剧桥段,而是一场身份被冒用的现实乌龙。

据红星新闻报道1989年前后,王某凤与丈夫姚某依法登记结婚,并生育一子,婚姻关系一直正常。

她的妹妹,当时年仅18岁,尚未达到法定婚龄,却怀孕在身。

为了解决结婚手续问题,妹妹选择了一条"非常规"路径--冒用姐姐的身份证,和男友夏某登记结婚。

这一借身份之举,姐姐并不知情。

但问题远不止于此。

妹妹为了完成登记,竟提前更换了王某凤的身份证,也就是说,王某凤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身份证被人调换、使用、登记婚姻,长达数年失去了对自己身份的管理权。

直到2006年底,王某凤去换领二代身份证,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早已被妹妹"抢先一步"换领过。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信息已被滥用多年。

她惊讶地发现,民政系统中,她的名字与夏某存在婚姻登记记录。

而此时,她与丈夫姚某的婚姻登记也依然有效。

这意味着,从系统记录上看,她成了"重婚"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某凤在2006年与夏某前往民政局,办理了一次"离婚"登记。

但这场"离婚"从头到尾都是被动的。她与夏某根本没有夫妻关系,这场"离婚"只是想结束这段莫名其妙的"婚姻"。

她以为事情就此结束。

但好像没那么简单。

2024年初,王某凤与姚某准备申请独生子女补贴,由于结婚证遗失,两人前往民政局补办。

然而民政工作人员在系统中发现,王某凤的婚姻记录中,除了与姚某的婚姻外,还有一段与夏某的"历史婚姻"与离婚记录。

系统因此无法确认哪段婚姻是真实有效的,补办结婚证自然无法进行。

一个人,两个配偶,三十年。系统查不清楚,她更无从解释。

王某凤和妹妹只好向如皋市人民检察院求助。负责此案的是检察官助理邵雨敏,他带队对事件进行了全面调查。

他们走访档案馆、公安局、民政局,调取了当年婚姻登记申请书、户籍底册、常住人口登记表等关键资料。

事实很快浮出水面。

登记申请书上的名字写的是"王某凤",但照片却是妹妹本人。夏某的常住人口登记中,也记录的是"王某凤"字样,但头像、家庭关系等信息都指向妹妹。

这说明,登记时的身份证件虽然借用了姐姐的名字,但实际使用人是妹妹本人。

更重要的是,调查还发现,妹妹与夏某自1990年起就一直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已有三十多年。

按照《民法典》相关规定,这种关系属于"事实婚姻"。

而2008年他们重新登记结婚,虽填写婚姻状况为"离婚",但这被确认是笔误,实际应视为事实婚姻向合法婚姻的补办登记过程。

也就是说,妹妹与夏某的婚姻关系,只在形式上补办了一次手续,实质上并没有重婚或违法。

但王某凤的"婚姻记录"就没这么幸运了。

她那段与夏某的婚姻登记,从一开始就是身份被冒用、缺乏真实意思表示的结果。

而她与夏某之间的"离婚"登记,也因不具备真实婚姻关系基础,被认定为无效。

检察机关在查清事实后,依法向民政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建议明确指出:

  • 王某凤与夏某之间的婚姻登记为身份冒用,依法应撤销;
  • 离婚登记非真实意思表示,也应一并撤销;
  • 应恢复王某凤与姚某的婚姻记录,并允许补办结婚证;
  • 妹妹与夏某2008年登记婚姻应视为合法补办。

民政局随后全面采纳检察建议,完成了信息撤销与更正操作。

至此,王某凤的"重婚状态"终于被彻底澄清。

她与丈夫姚某成功补办结婚证,恢复合法婚姻身份。

妹妹与夏某的婚姻也被系统重新确认,身份信息回归正常。

有网友对此评论道:"身份信息是重要凭证,哪怕是亲属之间,也不能随意冒用,这次事件幸好有检察院介入,否则当事人维权之路恐怕会更艰难。"

这起事件也提醒公众任何冒用他人身份的行为,不仅会给他人带来麻烦,自身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