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特朗普政府再次挑起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试图通过高压手段逼迫中国在贸易等问题上让步。然而特朗普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反应速度和力度。仅仅三天后,中国在大年初七宣布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制措施,令美国措手不及。
(图片摘自网络)
精准反击,直击美国要害
中国财政部发布公告,自2月10日起,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等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等加征10%的关税。这一举措不仅直接回应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精准打击了美国依赖中国市场的产业,如福特汽车等企业将面临巨大压力。
此外中国还宣布对谷歌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进行立案调查,一旦成立,谷歌不仅面临巨额罚款,还可能失去中国市场。同时中国将美纳和美国PVH集团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进一步表明中国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图片摘自网络)
多层次反制,展现战略决心
中国的反制不仅限于关税措施。在外交层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明确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中国还第一时间将美方的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准备通过法律手段确保自身合法权益。
克制中见力度,留有余地
尽管中国的反击措施强硬,但多家外媒认为,相比于美方全面加税的举措,中方的反击"似乎是相当克制的",经过精心考量,旨在向美国传递某种信号,同时又不会造成太大损害,这给双方未来谈判留下了时间和空间。这种克制的反击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成熟和冷静,展示了既坚定又灵活的策略。
(图片摘自网络)
特朗普的算盘落空?
特朗普原本预计中国会在压力下选择妥协,但事实却相反。中国的迅速且有力的反制让特朗普政府感到意外。特朗普在接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电话后,自信地表示中方也会在24小时内与其沟通,但最终等来的却是中国的对等反制。
中美关系与美加、美墨关系截然不同,中国有能力在抵御美方加税带来的冲击之余,进行有力的反击。面对中国的强硬态度,特朗普政府需要重新评估其贸易政策和对中国实力的认知。正如专家所言,中方此次反制不仅展现了坚决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立场,也为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协商解决问题留有了足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