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来首次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英

2025-07-09 14:34  头条

温莎城堡前红毯铺就,皇家卫兵持枪肃立。当马克龙夫妇踏上英国土地时,这场迟来17年的国事访问,已然成为英吉利海峡两岸关系回暖的象征。

温莎城堡皇家仪仗队迎接马克龙;法国总统夫妇与查尔斯三世合影(来自网络)

英国诺霍特空军基地,2025年7月8日。在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注视下,法国总统马克龙携夫人布丽吉特步下舷梯。这场跨越17年的等待终于落幕--这是自2008年萨科齐访英后法国元首首次踏足英伦,更是英国脱欧五年来欧盟领导人首度以国事访问规格到访。

英国以最高礼遇相迎:皇家马车巡游、威斯敏斯特教堂参观、议会演讲、向丘吉尔与戴高乐雕像献花,以及温莎城堡的镀金国宴。爱丽舍宫在行前简报中直言,此访旨在重塑 "跨海峡友谊",为脱欧后陷入冰点的英欧关系点燃新火种。

访问时机暗藏玄机。美联社确认,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将于9月抵英访问。马克龙此番 "捷足先登"的行程安排,被法国《世界报》解读为 "向大西洋两岸释放的地缘信号"。

"当马克龙的马车驶入温莎城堡,象征的不仅是英法和解,更是欧洲在变局中寻求战略支点的努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指出。

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乌克兰战场陷入消耗战泥潭,中东火药桶随时可能再爆,而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的预期,更让欧洲各国对美国安全承诺画上问号。

在此背景下,法英两国同步转向--马克龙的专机,正降落在历史转折的跑道上。

两国关系回暖绝非偶然,其背后有四股关键力量:

安全危机成为首要黏合剂。俄乌冲突长期化迫使欧洲直面防务自主课题。马克龙倡导的 "欧洲战略自主" 理念,与斯塔默政府"重返欧洲"的诉求意外契合。

英国政治变天打开窗口。自工党领袖斯塔默2024年执掌唐宁街10号,立即释放出修补英欧关系的明确信号,获爱丽舍宫 "特别赞赏"。

制度性框架初具雏形。今年5月19日,双方在巴黎举行脱欧后首次峰会,签署《英法战略伙伴路线图》,为防务合作铺设轨道。

军事互补性无可替代。作为欧洲仅有的两个拥核国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2010年签署的《兰开斯特宫协议》曾规划联合远征军与核设施共享。如今这份尘封的蓝图,正被重新展开。

马克龙同英国国王同乘一辆马车(图片来源:网络)

马克龙与斯塔默的会谈桌上,安全议题占据核心位置:

7月10日,两国领导人将在伦敦北部的诺斯伍德军事基地共同启动 "援乌意愿联盟"紧急会议。德国总理默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等多国领导人将通过视频连线参与。

马克龙在行前释放关键信号:愿与英国探讨 "欧洲核保护伞"构建路径。此言引发北约总部震动,被视为欧洲战略自主的实质性突破。

兰德公司防务专家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若英法重启《兰开斯特宫协议》的联合远征军计划,可填补美军战略收缩留下的防御缺口,但需解决核指挥权分割难题。"

移民问题仍是横亘在英吉利海峡间的尖刺。英国内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偷渡人数突破2.05万,较去年同期激增56%。

上周法国警方在敦刻尔克海岸切开充气艇阻止出海的画面引发热议。英国《每日邮报》甚至刊出标题:"请马克龙要么拦住移民,要么退还7.71亿英镑!"

据BBC透露,双方正磋商 "一进一出"遣返机制:英国将部分海峡偷渡者送回法国,同时接收等量在法申请避难且有英国家属的移民。

法国执法部门或获准在海岸300米内拦截船只--这已逼近国际海洋法底线。

美国兰德公司早在2017年报告中警示:英国脱欧的经济代价或被严重低估,预计到2029年将造成GDP损失4.9%。

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欧洲心脏)(图片来源:网络)

面对新变局,该机构提出欧洲防务的三种可能路径:成为北约强化支柱;因欧盟内部分裂导致跨大西洋同盟瓦解;或建成独立于美国的防务体系。

"法英靠近是欧洲战略觉醒的关键一步,"兰德报告强调,"但需明确划分责任:北约应对俄威胁,欧盟专注反恐与非洲维稳。"

回暖背后暗礁犹存。法国对英国"亲美基因"始终警惕,而英国对马克龙"欧洲军"构想心存疑虑。

在巴以问题上,马克龙力推 "立即承认巴勒斯坦国",斯塔默政府却坚持渐进路线。这些分歧提醒世界:英法友谊的重建,仍是未完成的拼图。

"当欧洲战略自主遭遇美国优先政策,英法合作的质量将决定旧大陆能否守住安全底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张健对《环球时报》表示,马克龙访英前夕,英国伦敦白金汉宫林荫路悬挂着英国和法国国旗。(图视觉中国)

随着马克龙车队驶离唐宁街10号,英吉利海峡上空的阴云并未完全散去。但至少,温莎城堡的国宴灯光照亮了一条路--一条欧洲在动荡世界中寻找自我定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