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年化现象逐渐加重,新生人口严重不足,时代呼唤的呼唤迫使独生子女政策逐渐成为一纸空文,取而代之的是"二孩"、"三孩"逐渐落地。
虽然国家对生育非常支持,但是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就引来了相关话题的探讨,那么"独生"和"二胎"家庭究竟哪方更加幸福呢?
不得不说,相比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讲,二孩家庭要面对更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心理压力,因为抚养两个孩子并非只是数量的简单差别,往往需要付出成倍的精力。
对于父母而言,他们一边要应对工作上的负荷,一边要分出精力用于两个子女的养育,还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往往导致分身乏术,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出现连锁反应。
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面前,"二孩"父母注定走上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伴随着情绪失控,导致无法保持理智,最终成为牺牲品。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二孩"并不适合所有家庭,假如父母都是工作狂,家庭条件又不足以同时养育两个子女的话,"二孩"很明显对他们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否则最后会适得其反。
不过"二孩"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相比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还有一些优点。
虽然养育独生子女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往往也导致孩子性格容易产生孤僻,不喜欢和他人进行分享,思想也更为敏感。
然而二孩子女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由于他们的成长轨迹一直有兄弟姐妹相伴,所以往往更加合群,在各种团队活动中表现积极,性格也更加开朗。
对于独生子女的心理症结,父母也不必过于担心,要主动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并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更多的参与其中,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那些在二孩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并不意味着不会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来自于父母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忽略或者没有及时进行言明。
一旦孩子们认为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发生倾斜,认为自己的兄弟姐妹更加讨喜,这种印象就几乎是不可逆的,一旦父母没有及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块症结就有可能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
众所周知,虽然目前来说,国家对生育几乎已经全面放开,但是响应号召的人依旧寥寥无几,很多父母在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就拒绝再继续进行生育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父母自我意识的觉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能接触的信息比以往各个时期都要丰富,明白了原来生活是可以有多种活法的,并不拘泥于一条实现就铺陈好的道路。
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在他们看来,生育后代不但意味着一定的风险,也会显著排挤个人的空间,导致自己曾经习惯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所以就从内心产生了抵触情绪,往往只生一个,或者干脆拒绝生育。
相比之下,父辈们对待婚姻和生育有着天生的使命感,他们认为这二者对一个人来说是毫无争议的人生大事,没有任何的讨论余地。
与此同时,父辈们还都怀揣着类似"多子多福"这样的传统纪念,如果不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话,多数还是想生育二胎的。
独生子女家庭拒绝生二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养育成本水涨船高,对于一些父母来说难堪重负,在有了第一次经历之后,他们最后只好选择向困难低头,放弃了要二孩的幻想。
在如今的普世人生观中,养育孩子已经不仅局限于照顾好衣食住行,还包括各种想得到的、想不到的花销,对有的家庭来说光给孩子报辅导班就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更别提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了。
因此对于大部分已经生育一胎的父母来说,二胎已经成为了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才会进行妥协,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一胎的抚养上,仅是如此,他们就几乎已经耗尽力气了。
结语:
无论是一胎还是二胎都没有对错之分,不过还是建议那些为人父母的谨慎进行选择,这不仅是为自己负责,同时也是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你对此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