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只是打仗那么简单,更像是一次带有政治标签、有针对性的打击行动。
而这种"定向打击",让整个国际航运陷入不确定状态。
你靠了哪个港?属于哪家公司?甚至是否装过某种货物?都可能成为袭击理由。
中国代表耿爽在发言中即指出:所有商船根据国际法都应当受到平等保护,不应因国籍、航向或政治立场而被区别对待。
这句话,既是对胡塞的提醒,也是对国际秩序的维护。
不少西方媒体在中国发声后,立刻解读为"中国站到了美欧一边"。
但如果回顾过去几个月中国在联合国的表态会发现,中国同样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打击,要求美方停止在中东的军事干预。
中国的原则一直是清晰的:谁破坏规则,就说谁;谁制造灾难,就批评谁。
这是中国一贯立场的延伸,也是其在中东保持信誉的关键所在。
"人情世故"的另一面:分寸感才是硬实力
有人说,中国这是在"敲打胡塞",但其实更像在"自我澄清"。
此前,胡塞武装虽多次袭击商船,却未攻击中国船只,外界难免猜测中国是否与其有"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