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杨女士在2018年购买了一辆发票价格为38.1万元的奔驰E200L。销售人员建议她分期付款,并承诺可以返还购置税(约4万多元)。然而,在杨女士已支付总计39万多元后,一家名为"梅赛德斯奔驰租赁有限公司"的机构却起诉她,称其还有12万多的费用未按时支付。这引发了杨女士的质疑:自己买的车,怎么变成了"租"的?
从类似案例来看,此类纠纷通常与"以租代购"的销售模式或合同条款不透明有关。消费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了融资租赁合同而非贷款购车合同,导致后续产生额外费用。
此外,购车时各项费用(如购置税、保险、贷款利息等)若未清晰告知,也容易造成总价超出预期。
如果您或他人遇到类似情况,建议:
仔细核对合同:确认签署的是贷款合同还是融资租赁合同,明确所有费用条款。
保留证据:妥善保存所有付款凭证、沟通记录和合同文件。
寻求帮助: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