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华龙:首先,我个人认为近两日针对黎巴嫩电子设备用户的袭击不属于暗杀,因为这一袭击并没有明确目标。如果以色列想"斩首",他们也无法保证某一台设备恰好是他们想重点袭击的对象在使用,更无法保证遥控爆炸时设备离对方很近。该事件旨在向公众散布恐怖情绪,属于无差别攻击,和暗杀有本质区别。
其实,不论是暗杀还是针对公众的恐怖袭击,以色列之所以对此较为热衷,我们也要考虑其历史传统。众所周知,巴勒斯坦地区最早针对公众(包括当时的英国委任统治当局、阿拉伯人乃至犹太人)的恐怖袭击,就来自上世纪30-40年代的锡安主义武装组织。"大卫王饭店炸弹袭击",更是举世闻名。
伊尔贡和莱希两个极端组织,在以色列建国后辗转进入政坛,慢慢成为当下以色列右翼政治力量的一部分(与利库德集团关系紧密)。针对公众(即非军事目标)的袭击或许是他们"军事"策略的一部分,这其实与当代国际社会的准则有一定差异--但在西方精英眼中或许并不奇怪。
至于暗杀本身,其他锡安主义武装组织早在一百年前的1924年就曾暗杀了一位支持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共存、反对激进锡安主义的荷兰犹太人哈恩拉比。对他们来说,暗杀也是实现自身政治目标的"合法"手段,并且是自身高超情报和执行能力的体现。
本轮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以军在加沙的战局并不顺利。十一个月过去了,以色列内部的军事专家也承认加沙战局不利。以军发言人甚至公开表示"不可能消灭"哈马斯,而这也体现了以军与当局某些领导人的矛盾。
对于其情报机构而言,面对不利战局,用暗杀这个"传家宝"并配合媒体宣传,在舆论上似乎可以为他们"扳回一城"。
暗杀是否具有军事意义,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暗杀真主党的指挥官有一定的军事意义,暗杀哈马斯前领导人--长期旅居海外、参与和谈的哈尼亚,显然与军事能力和军事目标无关。
吸引眼球的事件有很高的宣传价值:此类事件一出,全世界并不了解地面战局的人、仅偶尔关注中东事务的人,又会重新开始赞叹对以色列的出众"能力"和"决断力"。只要西方社会和以媒对内不公开报道对方的反击(如昨天真主党媒体已经在报道自己对以色列北部军事目标的反击),只要以方不公布自己的真实损失,那么维持以色列"中东小霸王"形象就仍然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