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在寒冷房间里盯着电脑屏幕工作,这支部队已成为美国战争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激烈竞争。"
《华盛顿邮报》9月19日报道提到的"这支部队",正是近年来动作频频的美国太空军。而中国成了他们眼中的"假想敌"。
正如美国政客一贯炒作的那样,这篇文章充斥着对抗的基调,屡次渲染中国和俄罗斯所谓的"太空威胁",以期为美国发展太空军事力量找借口。文章称中国太空能力的发展尤为迅猛,导致许多美国防务分析人士和国会议员担心,美国在太空已落后于中国,太空军不只是备战,而是在"追赶"。
今年7月,在美国太空军一场名为"坚定太空"的大规模对抗演习中,美方精心安排了一支扮演对手的"红军"。这些"红军"部队将试图干扰"蓝军"的卫星,也就是由美国太空军操作的卫星系统。
尽管太空军官员未明确说明"红军"代表哪个或哪些国家,他们仅表示演习聚焦于太平洋地区的潜在冲突,但观摩演习的文章作者一眼看出,这支"红军"显然就是中国太空力量的隐晦替身。
何况,参演的一支"红军"单位的徽章暴露了意图--徽章上赫然印着一只中国特有的小熊猫图案,并以汉字标注着中队名称"太空攻击者"。
这支部队的假想敌性质由此可见一斑。
扮演"红军"假想敌的美太空军中队徽章
演习部队操作的设备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卫星电视天线,而不是武器。但这种天线能发射足够强的电磁能量,将距离地球22000英里(约3.54万千米)的卫星"烧毁"。
根据设定,模拟攻击方的太空军中队的动作非常隐蔽,他们利用毫秒级的能量脉冲,巧妙地干扰美国在太平洋用于通信的卫星信号,目标是将这次攻击伪装成一次简单的信号混乱,似乎只需重新插拔一根松动的电缆或简单重启就能解决。这会让防守方人员感到沮丧,但不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文章提到,这可能就是未来战争的样子:对手在太空中通过电磁频谱摧毁美军的战机和航母通信,让他们"耳聋眼盲",无法通信。只不过在这场演习中,瞄准美国卫星的并非中国和俄罗斯的"攻击者"罢了。
2020年2月,美国宣布正式组建太空军,"保卫"其在太空的"正当"利益。不少专家认为,这其实是凭借其军事和科技优势,抢占有限的空间资源,在外层空间延伸其全球霸权。
文章称,成立五年多来,太空军已逐渐成为美国战争机器的重要一环,同时努力扩展能力以便与中国等快速发展的对手角力。
但即便如此,太空军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缺乏广泛重视,无论是在美国公众间、国会还是在五角大楼内部。
比如太空军预算仅为400亿美元,仅占国防部预算的4%,人员不到国防部总人数的1%。太空军拥有超过1.5万名成员,其中包括数千名文职人员。相比之下,陆军拥有近100万士兵。太空军隶属于空军部,难以与其他军种区分开来。
夏威夷州瓦胡岛卡埃纳角太空军站的天线
甚至使命也不明确:一些人认为太空军应专注于太空作战,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应利用航天器和轨道武器支持地面部队。
许多美国国防分析人士和国会议员担心,美国已经将其在太空的主导地位拱手让给了中国和其他国家。
他们认为,太空军不仅仅是在为战争做准备,更是在"追赶"。
文章渲染道,中国和俄罗斯已展示出摧毁或干扰美军卫星的能力,威胁导弹预警、侦察和通信网络,中国发展尤为迅速,不仅展示了"反卫星"能力,在十年间将卫星数量增至1000多颗,还测试了空天飞机和高超声速飞行器,这些都表明中国拥有攻击美军关键卫星的能力。
文章称,至于俄罗斯,则在俄乌冲突中频繁干扰GPS信号,并试验疑似搭载轨道核武器的卫星,可在冲突中摧毁大规模在轨目标。
一番描述后,发展太空军显然就"证据充足"了。
对于美方来说,渲染太空军事对抗基调并非新鲜事。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斯蒂芬·怀廷(Stephen Whiting)6月24日在接受采访时添油加醋,炒作中国在太空军事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惊人",并对美国构成"战略威胁"。
但实际上,恰是美方多措并举加速推进太空军建设,发展太空作战能力,以确保在太空领域的军事优势,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今年4月,美太空军发布《太空军条令文件1》,重新定位了太空军作战目标,明确指出"太空作战"是其核心任务,这标志着美太空战略发生根本性转向。
5月,美国发布天基导弹防御系统"金穹"的发展规划,并称整个系统将耗资约1750亿美元,在3年内"全面运转"。
一系列举动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太空战场化和军备竞赛风险,严重影响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
针对美国太空军作战部部长萨尔茨曼早前渲染中俄是美方外太空防御的最大威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军备竞赛,反对外空计划。中国无意与任何国家搞太空竞赛,也不谋求所谓的太空优势。
"美国公开将外空界定为作战疆域,持续扩张外空军力,组建外空军事同盟,推进外空战场化,严重威胁各国在外空的共同安全和发展权益。"毛宁指出,我们敦促美方停止散播不负责任的言论,停止在外空扩军备战,切实维护外空的持久和平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