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通完视频电话后,美财长第一时间通告全球:双方见面时间已定好,关系已“降温”!(2)

2025-10-21 15:41  郑州广播电视报

贝森特口中的"降温",更像是一种策略性表态。毕竟美国嘴上喊着缓和,此前却从未停止过小动作。但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种底气来自实打实的产业实力,中国拥有全球8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从采矿到永磁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配上占全球78%的分离提纯专利,形成了难以替代的结构性优势。更关键的是2023年底实施的技术出口管制,直接封死了美方绕过成品进口的可能。

日本的经历已经证明美方想摆脱依赖有多难。2010年起日本累计投入80亿美元搞"稀土自主化",到2024年进口仍有73%来自中国,回收利用率仅12%。美国自己的计划更不切实际,给MP Materials的12亿美元补贴要建到2026年,而新建精炼厂光工期就需8-10年,环保审批通过率还不足30%。

下周的马来西亚会谈,与其说是"降温"的起点,不如说是检验诚意的试金石。美方若还抱着"说一套做一套"的心态,想用口头缓和换实际利益,恐怕很难有实质性进展。《纽约时报》的评论或许点透了本质:"那个挥舞制裁大棒却无需付出代价的时代已经结束"。

中美博弈的主动权正在悄然转移。中方用长期产业布局掌握了稀土这张关键牌,美方却陷在内部分歧与资源依赖的泥潭里。贝森特的"降温"言论听着悦耳,但真正能让关系降温的,从来不是话术而是行动。美国若不放下霸权主义心态,不尊重全球供应链的客观规律,再多次会谈也只是空耗时间。毕竟供应链的韧性从来不是喊出来的,是靠全工业门类的布局和核心技术的积累扎扎实实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