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新任主席今天将揭晓。虽然有六位候选人,但选情最后呈现由前"立委"郑丽文与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之间的"两强对决"态势。民调显示郑丽文支持度领先,郝龙斌则居次。两人当选概率基本是五五波,谁当选都不算意外。
支持力量来自三方面,若当选将带给国民党三大变化
郑丽文由开始不被看好,到现在有50%的当选概率,其支持基础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对国民党传统官僚体系不满的年轻党员,二是希望强化"战斗形象"以对抗民进党的基层群体,三是看重其家庭背景与两岸主张的军系(如"黄复兴"系统)。此外,郑丽文擅用媒体与网络声量,在舆论场上成功塑造了"革新派"形象,与其对手郝龙斌代表的"稳健派"形成鲜明对比,契合党员求变心理。
若郑丽文当选,国民党或将呈现三大转向:一是党内权力结构向青壮世代倾斜,但需平衡传统派系反弹;二是两岸政策更积极呼应"九二共识",尝试重启对话,但需避免被岛内舆论曲解为"妥协";三是选举策略聚焦南部突破,但绿营基本盘稳固,实际成效待观察。
祖籍云南,夫妻都曾是绿营,经连战介绍加入国民党
1969年出生于台北市的郑丽文,籍贯中国云南省,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国天普大学攻读法学硕士,还曾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担任国际关系博士候选人。
郑丽文的丈夫骆武昌曾担任民进党台北市党部主委,两人于大学时期参与学运相识,爱情长跑24年后于2011年结婚。
其政治经历横跨民进党与国民党:早期活跃于政论节目,以辩才著称,有"女战神"之称。郑丽文1991年台大毕业后加入民进党,1996年当选"国大代表",2002年因批评时任"卫生署代署长"涂醒哲涉"舔耳案",被民进党开除党籍。2005年1月,经国民党主席连战和秘书长林丰正介绍加入国民党,历任两届"不分区立委",以强烈监督的"战斗形象"著称;她也担任过"行政院"发言人、国民党文传会主委等职。2025年10月,她参与国民党主席选举,主打"世代交替"与改革理念。
因为跨党背景,她被视为"非典型国民党员",与国民党传统政治人物的连结度较小,在年轻党员间支持度高,其擅长媒体操作,网路声量高,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网络,包括与蓝营基层、部分年轻党员及地方议会的联系。郑丽文父亲曾为台军方政战少校,其家庭背景被部分支持者视为与台军方"黄复兴"系统有联结。
被视为"最亲中""最统"候选人,提"两岸同属一中"
在两岸政策方面,郑丽文被认为是六位党主席候选人当中"最亲中""最统"的一位。她主张在"九二共识"基础上重新大力推动两岸交流对话,提出"两岸同属一中、'中华民国宪法'是一中宪法" 的论述,主张两岸应和解合作,开创"百年和平基业"。
郑丽文在辩论会上强调,台湾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重新大力推动两岸交流对话,两岸和平是台湾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她形容两岸应"强强联手,一加一大于二",延续前主席连战主张两岸和平的路线。
郑丽文指出,若其当选党主席,要展开国共两党领导人对话。
党内改革主张年轻化与集体领导,吸引年轻人加入国民党
在党内改革方面,国民党自2016年以来已失去执政权十年,除了能否创造新的两岸论述,争取年轻选民支持对国民党尤为重要。
世代交替!这是郑丽文参选以来主打的基调,强调青壮世代接班,若当选党主席,将推动"新人新政",使国民党脱胎换骨,积极争取40岁以下年轻选民认同。她承诺未来党内选举提名制度将诉诸公平公开,提名应接地气,优先考量现任者与具潜力新人,确保制度受到尊重。
针对2026年地方选举,郑丽文表示,将针对各县市制定发展战略,让年轻人参与公共事务;若当选将成为"行动党主席",她不会每天待在台北办公室,而是将南台湾作为重点战区,力图打破台南、高雄长期绿营执政。
郑丽文提出"集体领导",表示若当选,将邀请前行政院长陈冲等专家组成"影子内阁",强化政策论述与监督力道。
靠年轻党员与自主党员支持,有机会当选国民党主席
郑丽文获得哪些支持?党内最大咖台中市长卢秀燕迄今未表态支持任何候选人,保持中立。"本土蓝"及地方派系代表王金平也表态保持中立。郑丽文的主要支持力量在基层自主党员、年轻党员与部分地方议长,新竹市议长力挺郑丽文。南投县副议长更公开表态支持郑丽文,并扬言若郝龙斌当选将退党,显示党内对路线与世代交替的分歧。
郑丽文被认为是这次选战媒体操作最成功的候选人之一,她在网路声量与年轻族群中表现亮眼,其强烈论述与战斗形象吸引自主党员青睐。另一方面,她父亲曾为陆军政战少校,因为家庭背景被视为"复兴岗"和"黄复兴"的女儿,日前更获得部分军系、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等表态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郑丽文若胜选,国民党与大陆的互动可能增多,但其能否在"反台独"与争取台湾民意间找到平衡点,才是长远关键。郑丽文的参选折射出国民党对革新与路线调整的迫切需求,其个人特质与主张符合部分党员期待,但党内外矛盾交织,真正带领国民党重返执政仍面临艰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