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他身穿破衣烂衫,手持一把破扇摇笑人间,饰演的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济公活佛;
2023年,电视剧《繁花》中沉稳睿智的"爷叔"又让他成为年轻观众追捧的"90后顶流",如今92岁的他再度做出令人惊叹的选择--与夫人一同入住养老院。
不少人评他"老了老了落个没人管"、"子女无一孝顺",他却无奈表示,这样的晚年生活,才更有尊严!
然而尽管已经澄清,仍旧有人为他安上一个"因父子关系耿耿于怀"的由头,这是为什么?他与儿子之间,究竟发生了啥?
不吵不闹也不亲
上世纪60年代那时候,游本昌事业刚起步,工作繁忙,常常在外拍戏、演出。
他的妻子也有自己的中医事业,夫妻两人尚且难以互相照料,对年幼的儿子游智超,更是完全顾不上了。
因此,在小儿子年仅3岁的时候,游本昌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也是改变他们父子关系的一个重要决定,把孩子送去南京,让其奶奶照顾。
于是,明明家里条件还行的游智超,就这样也成了可怜的留守儿童,和父母分处三地,天天一睁眼只能隔代亲。
虽然在那个年代有许多家庭都会这样选择,但也不能否认的是,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意味着童年期父母陪伴的缺失,并不是他们认可的选择。
而且,父子聚少离多,感情自然淡薄。实实在在的距离渐渐演变成心灵的隔阂,一道无形的鸿沟悄然出现在父子之间,这并非是单纯的代沟。
不过,游本昌和儿子之间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距离"。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游本昌信奉"棍棒出孝子",觉得只有"棍棒教育"能让孩子成才,于是他方方面面都给游智超定下了严格的要求。
并且,他还坚信这一切都是对孩子好,还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完美诠释了"父爱如山"。
因此,每次父子相见,游本昌总是不苟言笑地检查儿子的功课。
那种严厉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游智超的脑海里,导致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看到父亲就发怵。
游智超不理解,他和父亲明明是有血缘关系,但为什么每次相见,总要被骂!父亲难得的关心还老是伴随着严格的要求,好不容易能做在一块了也是充满压力。
这使得本已生疏的父子关系雪上加霜,两人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吵不闹也不亲"的微妙状态。
当然了,让游智超不理解不认可的,可能还有父亲的双标,对待儿子和女儿的双标。
妹妹成了小棉袄
1981年,游本昌的女儿出生了,名字叫做游思涵,这个时候的游本昌事业已经稳定,虽然还是忙,但至少能常陪在女儿身边。
或许是对儿子的亏欠太深,他对游思涵格外上心。
于是,在父亲的陪伴和呵护下,游思涵自然也就具备了爱人的能力,渐渐成了游本昌引以为傲的贴心小棉袄。
她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也走上了艺术道路。1998年,年仅17岁的游思涵就担任了父亲小品《济公办学》的编剧,展现出了不得了的才华。
长大后的她,不仅成了资深编剧和制片人,更是父亲事业的得力助手,这些年一直陪伴照顾着老两口。
而儿子游智超的人生轨迹则完全不同。
他渐渐长大后,在美国发展金融事业。虽然事业有成,但与父亲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
每次见面,两人之间都有一种客气的生疏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随着岁月流逝,年迈的游本昌越发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性,对儿子的愧疚感也与日俱增。
他多次在采访中坦言,自己至今都对未能让儿子感受到足够的父爱而耿耿于怀,甚至自嘲在处理父子问题上像个"新手",还需要向女儿请教怎么和儿子相处。
因此,似乎是为了缓和父子俩之间的关系,游本昌获奖的时候,特地让自己的儿子帮忙代领,看着一向和自己疏离的儿子在台上读获奖感言,他哭了。
因为,这是父子俩少有的"同框高光时刻",却来得太晚,太晚。
游本昌也曾悲伤地表示,自己在做父亲这件事上其实并不合格,他忙着事业,却忽视了陪伴。尤其到了老年,他更渴望能像普通老人一样,每天和儿孙在一起,感受热闹和温情。
当然,他这个心愿,也并非没有实现!
不孝子?假的!
虽然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遗憾,但隔辈亲这个说法,还是挺有道理的,家庭的温暖就这样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了延续。
游智超的两个女儿与爷爷格外亲近,大孙女游叶盈琪从美国留学回来做起了自媒体,分享家庭故事;小孙女游盈绮则继承了爷爷的艺术天赋,成了一名戏曲演员。
在游本昌91岁入党宣誓的仪式上,全家人齐聚一堂,小孙女还为爷爷献唱了红歌,爷孙俩平日里还经常视频连线。
现在看来,游本昌的老年生活过得也并不算差,那为什么话有人说他"晚年凄惨"呢?这或许,还要从今年年初说起。
今年年初,游本昌病危的事情在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他的儿孙们也都因为这个事情被骂上了天,无数人指责他们不孝。
可事实的真相是,游本昌之所以会病危,之所以会让这么多人担心,是因为他自己把药给停了,家里有老人的应该都知道,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照顾到的。
不过游本昌的儿女会被骂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因为他住进了ICU,而是因为在医生要求家属签字决定是否抢救时,女儿游思涵选择"不",儿子游智超也并未反对。
不过,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也不是因为不孝顺,不是因为想要"摆脱"父亲,而是游本昌一早就决定好的。
很久之前,游本昌自己觉得生命应该顺应天命,如果身体真的到了极限,就不要再进行无谓的抢救,让他没有痛苦、有尊严地离开就好。
所以,无论是和父亲不那么亲近的游智超,还是从小就是父亲小棉袄的游思涵,都是在尊重父亲的选择。
如今,92岁的游本昌带着妻子住进养老院也是一样。
他自己认为:
"人生就是不断地交换战场,总结下来就是人在哪儿,哪儿就是战场。住养老院,是自己的选择,也是追求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