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女士今年32岁,和老公马洪周生活在西安,有个8岁的女儿。6月20日下午5时许,龙女士在过马路时被一条狗咬了。当晚她回去告诉家人,她和狗已经迎面走过了,狗又转身来咬她,她的左腿外踝和内踝被咬伤。那是条长约60厘米的狗,类似哈巴狗,没人牵。
随后,龙女士前往西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治疗,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此后,龙某按照医嘱又注射了3针狂犬疫苗。但到了7月13日,她感觉左腿发麻,后脊椎有点酸,同时出现尿频尿急症状。
马洪周回忆说,他们当时没有和狗咬联系在一起,妻子去中心医院看了泌尿外科和骨科,吃了药,可没有效果。7月16日,龙女士在家附近诊所打了吊瓶,情况没有好转,走路都困难了。17日,龙某去了一家医院,初步诊断为狂犬病。
龙女士呕吐的症状很明显,17日晚,她被转往西安市第八医院抢救,到了18日凌晨4时许,昏迷加重。凌晨6时50分许,龙某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一栏清楚写着:狂犬病,呼吸衰竭。
病历上写明注射的时间,第一针伤后第0天:6月20日;第二针伤后第3天:6月23日;第三针伤后第7天:6月27日;第四针伤后第14天:7月4日;第五针伤后28天:7月18日.......
已打4针疫苗,还是狂犬病发作,疫苗是不是假的?小益第一时间想到就是是不是疫苗质量问题,尤其是去年山东省假疫苗事件后,大家对疫苗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面对质疑,西安市中心医院防保科主任李颖在后续接受采访时表示,狂犬疫苗由省疾控中心统一招标采购、区县疾控中心统一配送,不需要医院直接联系厂家采购,并且冷链运输、冰箱保存条件及有效期均合规。有新闻披露,这次案例中使用的是"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中科生物-地鼠肾细胞)",这也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可以检索到的。接种程序是"5针法程序":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一剂,共接种5剂。
了解疫苗的业内人士对于现在疫苗的来源和运输也都是比较肯定的,疫苗是真的,问题应该不会出在疫苗本身。
龙女士病历上写着"左踝可见多处齿痕",并未表明有无出血,和有无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这里要特别注意,不能以出血不出血判断是否贯穿皮肤,小益以前也有理解错误),从相关新闻里找到一张龙女士被咬伤的照片
如果从照片中的伤口来看,应该为三级暴露而不是二级暴露,属于严重暴露,需要注射被动免疫制剂,而从门诊病历中可以看到,处理第三条写到"头面部、手、会阴部免疫低下,注射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20IU/KG",如果只看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如果被咬伤部位是头面部、手和会阴部位,患者免疫力低下,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为,医院诊断失误,龙女士并没有注射免疫球蛋白,所以才导致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不及时和不足以对抗狂犬病毒,因此病发致死。网上有看到另一张费用清单图片,如果这张图片是真实的,那龙女士并没有注射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打了狂犬疫苗后
为什么还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疫苗研究的资料表明,接种疫苗后7~14天可以产生足够的抗体,14~28天体内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即使再接种疫苗,抗体水平也难以再增加了。而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月,但是少数人可以短至2周。从理论上说,对于绝大多数人,及时接种疫苗是可以保证成功预防的。
但个体间巨大的差异决定了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能做到100%成功预防,因此有了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这两种都是狂犬病病毒的被动免疫制剂,是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能够直接中和体内狂犬病病毒,在狂犬病疫苗没有发挥作用之前,帮助机体有力的对抗病毒的武器,对于严重咬伤,或者风险较大的流浪动物致伤患者预防发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指南》规定,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一次性足量注射。应当按照计算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当进行浸润注射。
对于龙女士的意外
医生推测的一些可能性
西安市第八医院感染二科主任李燕平说,根据家属叙述,龙某的狂犬疫苗注射是很及时的,而出现意外的可能性较多
1. 咬人的野狗体内狂犬病病毒数量多,致病力强;
2. 伤口很深,导致处理不彻底;
3. 或者在注射疫苗前,狂犬病病毒已顺着神经开始蔓延,最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呼吸衰竭;
4. 还有可能是注射了疫苗后,患者的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狂犬病病毒已经开始沿神经蔓延。
5. 还和患者个人的机体免疫状况也有很大关系,免疫力低下的人,有可能抵抗不了这个病毒。
狂犬病是不是真的很可怕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名字为狂犬病,仅仅是因为多为狗高发,温血动物(如猫、兔子、蝙蝠、臭鼬、松鼠等哺乳动物)均可传播,人一但被狂犬病发病期的犬咬伤,有一定几率可能患病,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至今没有任何可以治愈狂犬病的药物,只可以在未发作前接种预防。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最近10年来,全球每年平均有大约6万人死于狂犬病,死亡病例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中印度最多,占总数三分之一,而中国则以每年约两千人死亡数字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