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一通电话打给了中国,被王毅直接点破小心思!李在明没得选,韩外长想尽快见美日外长(2)

2025-07-30 17:34  掌中要闻

王毅外长的电话刚挂断,赵显就开始了他的"外交冲刺"。

第一站:东京

赵显一下飞机就直奔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的办公室。他的目标很明确:"日本是怎么跟美国谈的?教教我!" 毕竟日本已经和美国达成了协议,把汽车等关键产品的关税压到了15%左右。韩国现在也想抄作业。

但问题是,日韩关系本身就很微妙。二战历史问题、半导体竞争、领土争端……韩国现在低声下气去求日本,简直是讽刺至极。

第二站:华盛顿

赵显的终极目标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他想在关税大限前最后一搏,争取让美国对韩关税不超过15%。

但现实很残酷:

1. 鲁比奥说了不算。关税的决定权在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财政部长贝森特手里,而这两位是出了名的对韩强硬派。

2. 韩国手里没牌。造船业合作计划(百亿美元投资"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听起来唬人,但美国根本不吃这套。特朗普要的是韩国全面开放市场(比如大米、牛肉),甚至配合对华技术封锁。

李在明(资料图)

赵显这两天的奔波,注定是徒劳的。

现在的韩国,像极了2016年"萨德危机"时的样子--明明知道得罪中国的后果,却还是不敢违抗美国。

但这次的情况更糟:

1. 经济上,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中国。如果韩国真配合美国搞技术脱钩,中方完全可以限制关键原材料(如镓、锗)出口。

2. 安全上,朝鲜最近试射导弹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美国根本不会为了韩国和朝鲜开战。如果韩国把中国得罪狠了,未来半岛出事时,连个调停的人都找不到。

李在明现在最该做的,其实是应该硬气一点。

没多久,特朗普就会宣布对韩国的关税决定。而无论结果如何,韩国都已经输了--

如果关税加到25%,韩国经济直接崩盘;

如果侥幸压到15%,代价一定是更大的对美让步(比如开放农业市场、配合围堵中国)。

中方在电话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路怎么走,你自己选。但现实是,李在明根本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