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上演震撼一幕!一项支持巴勒斯坦的决议以145票对5票的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美国等国的反对票彻底失效。中国代表耿爽当场援引两项国际公约,直指美国滥用东道主权力、违背国际法。
就连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罕见承认,该国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国际孤立。这场外交风暴为何会让内塔尼亚胡都感到事情严重了?
145:5!以色列承认陷入"孤立"
近日,联合国大会上演了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幕:一场关于允许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通过视频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的投票,最终以145票赞成、5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
这张票型图,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当前国际社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普遍立场,也让一向强硬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罕见承认,以色列正面临国际"孤立"。
联大高票通过决议,美国反对票"无效"且"孤立"
事情的起因是美国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国东道国,拒绝对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发放签证,导致其无法亲自前往纽约参会。这一做法被广泛批评为滥用东道国权力,破坏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的平等权利。
为此,第80届联大在9月19日召开会议,并以145票赞成、5票反对(美国、以色列、匈牙利、阿根廷、密克罗尼西亚)、6票弃权的巨大优势通过决议,为阿巴斯视频参会扫清了障碍。
这个结果意味着,美国试图阻拦巴勒斯坦参与国际事务的努力失败了,其立场在联合国舞台上显得尤为孤立。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表决后的发言一针见血。
他指出,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长期"蛮横无理",一直阻碍加沙停火的努力,并"袒护和纵容占领方"。耿爽大使更是直接援引《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联合国总部协定》等国际法。
敦促美国作为东道国必须履行义务,平等对待所有国家,摒弃歧视性做法。中国此举是在国际多边场合依法依规主持公道,维护了国际法的权威和联合国会员国的共同权益。
内塔尼亚胡罕见承认:以色列正被"孤立"
联大的投票结果仅仅是国际社会态度的一个缩影。这种日益增强的国际压力,似乎终于让以色列领导人感受到了重量。
就在投票前几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9月15日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罕见承认,以色列正面临可能持续多年的"孤立"状态。他厌恶地表示,以色列经济将不得不逐渐转向"自给自足"的模式,减少对外贸的依赖。
他特别提到,这种孤立在武器贸易领域尤为关键。由于一些欧洲国家暂停或限制对以军售,以色列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
他用了一个历史比喻:"我们要成为雅典和超级斯巴达的结合体"--既拥有雅典的文化与智慧,也具备斯巴达强大的军事自给能力。这番言论透露出一种被迫"闭关自强"的无奈。
孤立并非偶然,而是政策的"苦果"
对于内塔尼亚胡的"诉苦",以色列国内的反应也很有意思。反对党领袖拉皮德立即站出来批评,直言这种孤立状态完全是内塔尼亚胡及其政府"错误和失败"政策的"苦果"。
他认为,正是政府强硬且不受制约的加沙政策,导致了以色列在国际上朋友越来越少,批评声越来越多。
军事行动带来的批评,长达数月的加沙冲突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抗议和批评。外交上的挫败:此前,多个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如今联大投票又展现出空前一致的立场,都让以色列在外交上感到压力。
经济与军售的限制,部分国家暂停军售和对以贸易设置限制,虽然不至于摧毁以色列经济,但确实敲响了警钟。
145:5的票型,不仅仅是一次程序性投票的胜利,更是国际社会期望公正、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一次强烈呼声。而内塔尼亚胡承认"孤立",则表明这种国际压力正在产生实际效果。
国际关系从来不是孤立的游戏。当一个国家开始谈论"自给自足"和"自力更生"时,往往意味着其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以色列未来是选择继续现行政策,承受日益增加的孤立代价,还是调整方向,寻求与国际社会和解,重回"两国方案"的和平轨道,将是对其领导人智慧和远见的真正考验。国际社会正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