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躲到学校厕所吃零食,是为什么?

2023-11-28 16:07  头条

这段时间,"课间圈养"的话题,连着上了好几次热搜。简而言之,就是很多学校为了防止磕碰,不允许孩子们课间随便出教室。

这种情况其实很多年前就知道,至少存在了十年。不过之前是在部分地区的部分学校,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

现在有的孩子为了能喘口气儿,去厕所聊天吃零食。还有些孩子,甚至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各地的妈妈都在倒苦水:

上海的妈妈留言说:

讲真的,当孩子跟我说,几个小朋友下课之后,要在厕所里相互交换零食吃,如果被老师抓住了,要被骂。当时我很震惊,已经三年级了啊!课间吃点东西,会有什么危险呢?不让在教室打闹,不让在走廊奔跑,是怕撞到别人,但操场上也不让奔跑打闹,为什么要这样呢?

北京的妈妈说:

学校不让课间操场活动,严禁喧哗,在班里午休说话都不行,否则校长、主任、班主任轮流批评。所谓读书角、篮球场都是摆设,给外人看的。孩子们只能学习,放学麻利回家不许在校停留。请问让这些热血少年怎能不抑郁?怎能不焦躁?

还有一位妈妈说孩子才上一年级,忙的没有时间喝水,每天水杯带走多少水带回来还是那么多。

她感慨现在的孩子们太可怜了,看完也是让人感觉很无奈。

01

当代中小学怪现状:

偌大的操场空无一人

厕所围满社交达人

在父母印象中,课间十分钟应该都是类似的:

一群孩子吵吵闹闹,男孩子比较疯一点,有的聚在一起玩各种卡牌游戏、有的抢乒乓球台子、有的只是简单的在操场你追我我抓你,一通乱跑。

女孩子们喜欢跳皮筋、踢毽子、也会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聊悄悄话。

虽然只有十分钟,但好像总是能做好多事儿。

而现在很多孩子,家庭条件比咱们那时候好太多,住得可能是百万甚至千万的学区房,而最开心快乐的地方却是在厕所。

初级快乐是跟同学闲聊几句,中级快乐是互相换零食换卡片,高级快乐是偶遇到幼儿园或外班的朋友,闲聊的同时换零食卡片。

所以经常有网友说学校像在监狱一样。

不过大家还真别拿学校和监狱比,监狱并没有某些学校这么累。

根据专业律师的讲述,监狱的作息非常规律。

一般每天早上6:20起床起床点名。有的监狱要出操,早晨7点开饭,吃完饭整理内务卫生,一般8:30就出去工作。

然后中午11:30收工,12点吃中午饭,有条件监狱会安排午休。1:30起床,下午2点出工,晚上5点收工。

晚上是6点开饭,吃完饭集体看新闻,然后就是自由活动,九点之前都会睡觉。

周末还可以集体看电影打球,他们有娱乐活动室,会议室,礼堂和澡堂等。

现在的孩子们,有多少能保证9小时睡眠,并且有充足午休的呢?

孩子们只要是在学校期间,做什么事基本都有人管着,放学也没什么时间像咱们小时候那样一群孩子疯玩疯跑,家长接到家里,不是练琴就是加餐。

浙大教授沈华清甚至曾经说: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关在笼子里养大的。幼儿园是笼子、小学初中是笼子、高中更是个笼子。到头来,父母还责怪他怎么不会飞,给他时间,他也不出去玩、不社交。"

他还断言,当一个孩子宅、自闭,又没朋友,才是最危险的。

02

缺乏玩耍休息的时间

对孩子来说隐患无穷

表面上看,学校不让孩子课间出去玩儿,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也是为了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没必要为了十分钟上纲上线。

但是我们其实可以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是被推着朝前走,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明确的结果和意义,没有放空或纯粹玩耍的时间。

太密集的时间安排、太多的监管控制、太严格的筛选淘汰机制,让孩子没有时间和空间好好的歇一歇。

而这种高压必然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心理咨询师严艺家就曾经分享过类似的案例,她说没有玩耍放空时间的孩子,是非常典型的缺乏心理空间的表现,这些孩子表面看起来可能很优秀、很自觉、很听话,甚至很少有人会把他们和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联系到一起。

但事实上,他们已经一个人,扛着无处安放的各种复杂情绪走了太久太久,甚至久到已经不知道如何表达那些内心感受,只是徒劳的、用各种无意识的症状,来免于让自己面对缺乏心理空间的硬伤。

比如说经常有孩子情绪压力过大的时候,会伤害自己。

那些孩子经常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似乎只能那么做。没有别的选择"。

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在告诉周围人,自己缺乏必要心理空间的表述。

他们似乎在有巨大压力时,必须要去做些什么,而无法停下来思考一下,谈论一下、缓和一下。

也有很多时候,缺乏心理空间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让各种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行为。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在学校不断招惹同学,惹麻烦。

如果去了解这个孩子的成长发展史,可能就经常会发现他们从小到大,都没有任何心理空间去谈论,觉察和思考自己的行为与情感。

而缺乏观察与反思的行为,最终会让一个孩子偏离发展的轨道。

都说"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少年强则国强",现在这种高强高压的模式如果不改变,未来我们可能连身心健康的孩子都很难培养出来,更不必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03

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跟每个家庭都相关

在聊孩子缺少时间的文章下面,有位辽宁妈妈的留言我觉得也挺值得分享的。

她说:

作为80后,一位初三孩子的妈妈,我看完感触颇深。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挺鸡娃的,现在我是完全放养。课外培训一概不上,周末时间依旧留出一天带孩子逛街或者爬山运动(孩子的成绩依然很优秀)。因为确实孩子在学校的一天非常非常辛苦了,回到家就是要放松要松弛。只有咱们做家长的放平心态,不加入内卷大军,相信孩子的学习自驱力自然而然就能激发出来。

不过我觉得家庭只是后盾,要解决课间十分钟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和学校先改变。

好消息是经过几轮热搜和讨论,央视新闻等等官方媒体都已经发文为孩子们发声,江苏省教育厅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清单(试行)的通知》。

通知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按时下课、不拖堂,保障学生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

并且要求班主任要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不拖堂、不利用各种方式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做到"轻眼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到室外活动放松身心、远眺……

也许一个父母的声音很微弱,但千千万万父母的声音就会得到反馈。也许孩子们课间撒欢儿玩儿的日子,很快就要回来了,大家觉得呢?

今日关注
更多